或者我并没有根据说明谁对谁错,也并不想丧失浏览故事情节的权利。
婚姻法一直倡导的女性权力,男性权力在互相撕扯着大家,公众人物的悲欢离合深刻,也给现实中平凡的人们对于幻想的一个重击。
当初,我们也是对爱情婚姻有过憧憬,发誓着要彼此念念不忘的,对不对?而如今却被这个呼啸而来的大漠般的恐惧击退得忐忑不安。商业化的筛选可能丧失着一些人性化的意味。
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真实的是商业化,不真实的是我们所有乌托邦式的幻想和期待?
刚开始柔和的眼神开始变得冷漠而沧桑,面目变得孤独而寂寞,心思变得狭窄而统一。
网络化增加的不信任感重重叠叠,昨天在旁边的人,今天又是在对面弹劾的人。商业化的人性未免显得悲凉而失了庄重,难得“体面”。
或者这场游戏中,体面也是被玩坏的,就像那些可以虚构的故事情节随着大脑发育不断完善一样,就像那些我们以为的真相逐渐水落石出,最后感慨一声:“我认为的真相确实是真相。”
又或者坦言过无比美好的故事情节,翻过那天后沧海桑田,感情遥望十万八千里,就像是孤独的日子一样没有关联。
这可能就是商业化之下我们的“感情”吧!
普普通通成了奢求,简简单单耗尽心力。人的情绪总是在追求温存的东西,躁狂?可不是这么用的。被逼急了去发泄情绪再正常不过了,勿需要理由。
人是带着情感的生物,或者不能叫生物,应该是生灵。有了情感才更高级。而真相在情感面前其实是不值一提的,很多认知和描述的目的,都是为了消化和缓解情绪。
每个人都是值得的,值得爱,值得被爱,值得在这个商业化中给自己的感情留下一席之地,值得在这个有点荒谬的历史中给自己的心情带来一些缓和。
狂躁的心情,随着时间,逐渐抚平,逐渐再次充满希望,这也会是人性内心深处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