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疫情过后,终于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儿子这学期住校周,回来后破天荒的知道自己看网课学习了,我高兴之余,思绪回到了网课期间。
对于我们这个地方,网课儿子经历了两次,一次是2020年春,他上小学六年级,那时学习的科目少,只有语数英三科,一般都安排在上午,我总是把要做的事情推到下午,上午陪孩子一起看网课,到下午孩子写作业,我做家务。感觉孩子听课认真,作业也能自觉完成,开学后孩子到学校测试,成绩还不错。
第二次是这个暑假末,疫情再次来袭,使开学的日子一推再推,我们被迫再次开启了网课。这次与上次不同,这学期孩子上初二,科目从三科变成了八科,每天上午下午都有要学习的科目,要么观看老师直播,要么观看名师课堂。大人却正常上班,没有居家隔离,而我有时到校开会,有时备课直播,家务还要忙的,工作也是不能耽误的,很少有时间再像上次那样陪孩子一起看网课,监督孩子学习更是有心无力,而他一天到晚都有上不完的网课,交不完的作业,所以手机一天到晚都在孩子手里,面对儿子的学习我几乎插不上手了。
网课刚开始的前两天,儿子的学习状态还很好,每次去看他,他都做的端正,听得也专心,我感到很欣慰。但是,几天之后,我发现他学习时我偶尔过去看他,他开始有意识的躲闪,有时手忙脚乱,听课根本不在状态,我知道他也像班里其他孩子一样,开始使用分屏模式,一边进入老师的课堂,一边在聊天或者玩游戏。每当这时我会苦口婆心地向他讲述这样做的危害,可是好景不长,有时他不玩游戏,却躺在床上,不看屏幕,不做笔记、更不动笔练习,整个人好像完全置身于课堂之外。
我问他为什么不做笔记,不按老师的要求做练习题,他轻描淡写说“我手懒呗”,他的表现彻底触怒了我,我狠狠的批评了他,说他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老师不尊重,甚至又联系到这样下去上不了高中,更考不上大学,甚至于将来找不到工作,没有好的生活等等。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这样的教育是最糟糕的教育,这样做只会让儿子带着眼前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恐惧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没有一点儿好处,就目前学科学习也是不利的。
我们知道孩子只有怀着信心和愉悦的心情才能学会知识,有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儿子之所以对学习没兴趣、没信心,就是因为我对他的学习批评太多、否定太多。
孩子大了,不再是我们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的年龄了。改变不了儿子,就改变自己。儿子虽然有诸多的不如意,但他依然是我唯一的儿子,我要调整心态,接纳孩子。
我先和儿子共情:“妈妈知道,我批评你,你心里也很难过,是不是?”儿子点了点头,然后我问儿子,当我指责你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是愤怒、伤心、自责、委屈。 儿子选择了自责,我又说你是不是也想有好的成绩,只是没有控制住自己而已。儿子再次点了点头。
我知道如果我就这样停止了谈话,孩子就会陷在自责和愧疚的漩涡里。我接着对他说“妈妈吵你,只是因为你当时这件事做错了,其实你是一个很优秀的男孩子,你身上有许多许多的优点,比如你善良,正直,幽默,懂事,孝顺,善解人意,同学们都喜欢你。是不是?”儿子的头抬了起来。
我继续说:“其实越优秀的人,做的错事也越多,比如爸爸,他在单位是很优秀的,这你是知道的,可有时回来,他也会说有一些事没做好,或者是忘了,被领导批了,是不是?”儿子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其实妈妈也经常做错事,前两天也被领导批了,可是并不因为领导批评了我,他就否定了我,在领导的心中,我对工作是踏实努力、能吃苦、肯付出的。我知道领导从心底里是认可我的,喜欢我的。”
再比如今年我们班考上一高的林哥哥,你知道我经常回来说,我不至一次的批评他,可是我依然很喜欢他,他也确实是很优秀的。
只是因为你玩游戏、聊天这些事不能上课时做,做事的时间方式错了,妈妈批评你,只是想让你知道,上课应该怎么做,其实你知道,上课要专心听,上课做笔记和不做笔记的学习效率是不同的,练习题用心与不用心完成更是差别很大。”这时儿子的脸色缓和了很多。
孩子现在回到了学校,上学期间是不触碰手机的。即使回到家,也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学习上。
每一个孩子都是从犯错中成长的。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坦然接纳不断犯错的孩子,并帮助孩子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让错误成为孩子成长的宝贵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