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情绪,因其司空见惯,反而令我们习以为常,忽略其重要性。
愤怒需要释放,问题是对谁去释放。在家庭中愤怒指向的其实是父母,也就是我们最想对父母表达愤怒。但是我们不敢。小时候不敢是因为我们对抗不了父母,长大后不敢是因为我们对抗不了传统的道德秩序。
我们最善于压抑我们的愤怒。如果我们不敢向父母表达愤怒,那么我们的愤怒就要转向其他人,诸如领导、老师、权威、制度等,当然也可以转向我们自己,形成自我攻击。
愤怒是我们因失去之后才有的。但我们失去之后的第一个情绪不是愤怒,而是哀伤。但在很多地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里,哀伤被视为软弱无能的体现,于是一部分人在面对失去之后,直接跳过了哀伤的体验,而表现为愤怒。
在愤怒的疗愈中,第一步是释放愤怒,第二步是体验渺小无力,第三步是和解。
失去是生命的常态,人生就是不断经历失去的过程。
我们一出生就意味着失去了天堂,即妈妈的子宫;然后,我们失去妈妈温暖的怀抱;接着,还要离开原生家庭;再往后彻底失去原生家庭……最终,我们将失去所有,包括生命本身。
在不断失去中,我们终将发现愤怒是于事无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6946670/2c9bddbb6c74029a.jpg)
这两天,我们师生都很愤怒。
本来学校安排周四周五月考,然后正常过星期。
谁知,周四上午考试结束拿到手机后,却看到一个通知。
九年级六月2、3、4号按周一、周二、周五课表上课。4号下午第二节课后学生离校。6号上午八点返校,六月6、7、8、9号按周二、周三、周四、周五课表上课。9号下午第二节课后学生离校。10号下午返校,晚上上班会,11号上周三的课。以后顺延!
为什么?凭什么?
七八年级老师有高考监考任务,九年级没有啊,按部就班,顺理成章的事,为什么要把我们的时间打乱!
七八年级一连休息六天,而我们反而少了两天!天理何在?!
每个人的心里都很不爽!
我们是成年人,会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再说,毕竟不是大事,很快就化愤怒为力量,又投入到繁忙的改卷加上课中。
学生怎样?可想而知。
于是,就有那么一个学生,老师正在上课,讲得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突然,“噼里啪啦”,一个男生站起身用胳膊把书本全部扫到了地上,紧接着掀翻了课桌。
身边的同学吓得不知所措,老师也不明就里,一脸震惊。
“我不学了,为什么不让我过星期天?”
接着就是一阵歇斯底里的痛哭流涕。
吓得老师赶紧好言相劝,软语安慰。
也有学生找到班主任,声称:我上了一周课,累了,要请假回家歇歇。
我们怎么办?
只能安抚学生:你们是不是特别羡慕七、八年级学生啊?这是局里的决定,我们无能无力。愤怒吗?可以,可是于事无补。想想,去年这个时候,你们也是被羡慕的对象啊,美好的时光你也曾拥有过。明年的你,也将会羡慕今天的你。所以,珍惜现在的美好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6946670/65e28522f746771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