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死了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书,书名叫《高兴死了!!!》。
是不是很奇葩?“高兴死了”也就罢了,还加上三个感叹号,让人禁不住猜想:作者应该是个非常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然而,看了作者简介才知道,她是一个饱受各种精神疾病折磨的“可怜”人,按照精神科医生的说法,她患有“高功能抑郁症,严重的焦虑症,可以引发轻度自残的冲动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严重的社交焦虑症,偶发的自我感丧失症以及轻度强迫症”,另外她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系统也弱于常人。
作者珍妮.罗森作者名叫珍妮.罗森,1973年出生,上中学开始就出现了各种精神障碍,到写作本书时,已经与疾病进行了二十多年的争战。
普通人很难想象抑郁症病人的痛苦艰难程度:她长期失眠焦虑,破坏了身体的免疫力;因为抑郁无力,连续一个星期下不了床的情况常常发生;有时候她害怕敲门声或者电话铃声,会躲在厕所或桌子底下惊恐地等待平静;一个月中,大概只有三、四天时间自我感觉良好,剩下的时间觉得自己是“什么也做不好”的“狗屎”;甚至有时候仅仅是三天不自残,都可以成为她的小确幸......
我自己也有过抑郁的经历,深知精神痛苦远比肉体疾病难熬,珍妮在这种痛苦中渡过了二十多年,还能将自己的经历编写成书,鼓舞其他有同样不幸境遇的人,很让人佩服。
珍妮从2010年开始写博客,在网上发起了一场“高兴死了”的运动,大概就是美国一群不太快乐的人,在Twitter(类似于微博)上发出“我很高兴”的宣言,响应者竟然遍布全球。之后,珍妮“促使自己做了一系列荒唐可笑的事情”,只要她有力量从床上爬起来,她就会“跳进喷泉”、“来一趟说走就走的公路旅行”、追逐龙卷风、追寻UFO、穿着奇装异服参加电影首映式......
正如书的封面所写,她“疯狂收集每一个快乐的瞬间,用它们回击每一个糟糕的日子”。
《高兴死了!!!》就记载了珍妮一幕幕的日常生活,尽管在大多数“正常人”看来有些荒唐,但却十分真诚,让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不同寻常”的灵魂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读者可以从书中幽默荒诞的小故事中,被珍妮的坚强和坦诚所鼓舞。
毁誉参半
坦白地说,虽然这是一本畅销书(美国畅销),但阅读体验并不是特别好。
我能感觉到本书对英语读者的激励作用,但翻译成中文后,对于接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中国读者,要理解书中的情绪和幽默并不容易。所以这本书在网上的评价毁誉参半:
去年本书在各大公号和平台受到推荐,确实有言过其实的营销夸张。一星差评的也许是发自肺腑,但不能代表这本书毫无价值,因为只有有过抑郁或其他心理疾病的小伙伴才能从书中得到共鸣。
如果你的心理一直很健康,但是对抑郁患者的世界比较好奇,那你可以翻翻这本书,我想起码会让你更深刻地认识到:世界是多元的。
下面,我截取书中的几个片段,让大家了解一下不一样的世界。
勺子理论
“勺子理论”是作者珍妮的朋友发明的,大意是:把人的精力比作勺子,“大部分健康的人似乎有无数把勺子”,起床、玩耍、家务、爱、恨等等的事情都会消耗勺子,正常情况下,休息会补充勺子,身体疾病会夺走一些勺子,而抑郁和焦虑会夺走更多的勺子,所以作者每天可用的勺子少得可怜。
珍妮打扫完屋子就没精力锻炼,甚至拜访完朋友后没有足够的“勺子”开车回家,只希望倒在床上,停止呼吸,因为“仅仅是呼气和吸气,也让我感觉太累了”。如果珍妮的丈夫维克托看到瘫在床上的妻子,流露出不满或不解,珍妮只能解释“我把所有的勺子都用在你的干洗衣物上了”,维克托更加疑惑“勺子不能用来支付干洗费,你发什么神经!”珍妮虽然理解丈夫,却也有些生气,她没有力气跟维克托解释“勺子理论”,更没有力气大吵大嚷,于是就在心里替自己辩解,渐渐地,她累到脑子里辩解也无法做到,这时又生出了自责......第二天,她发现她的勺子更少了......
面对这种境况,珍妮找到了一个自我调解的想法——我的勺子比伽利略多!
你没看错,就是那个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匪夷所思吧?
珍妮的解释很简单,因为伽利略已经死了,一把勺子也没有,“即使我今天只洗了个澡,完成的事情也比他多。如果我俩比赛一天内谁完成的事情比较多,我在我生命中该死的每一天都能打败他。”如果伽利略都没办法控制自己的勺子,那珍妮更不应该因为勺子减少而自责。
这不是典型的“阿Q精神”吗?不仅仅是心理疾病患者,就是健康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偶尔也需要用“阿Q精神”来给自己鼓舞打气。
书中,珍妮提到学会了如何明智地使用数量不多的勺子:“学会拒绝;催促自己,但不要过分;试着享受生活中的惊喜,同时在恐惧和疲惫的边缘蹒跚前行。”她的经验也许对因精神导致身体疲乏的小伙伴有所启示。
认识自己
“你要学着接受一个事实:能够激励你的事情和别人说的应该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是非常不同的。”
如果我们给别人快乐的建议,会说些什么?
多去交朋友、多去聚会、多出去走走、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找个伴侣、多挣点钱......
这是大部分人会理解和接纳的办法。
珍妮不一样,比起“名誉、财富、聚会”,她更喜欢的“天堂”是“和两只小猫躲在毯子底下看推特上的僵尸电影”。
她还有很多的不一样。
她不害怕演讲,当着一千人说话并不令她感到紧张,但她害怕演讲前要怎么和别人相处,怎么从台下走到台上,中途会不会发生意外,人们发现真实的我该怎么办......只有在演讲进行中她是平安的,其他时刻她都处在恐惧和焦虑中。
她害怕坐飞机,也许你要说,这不算什么,很多人都害怕,鹿晗、韩寒等名人都害怕。可是她害怕的原因却与众不同。“从家出发去机场的路上,每走一步,我都害怕自己会被骗、迷路和瘫痪。直到我真正坐上座位、飞机起飞,我的恐惧才会消退”。一旦下了飞机,珍妮的恐惧又如影随形,直到抵达酒店。别人都是在起飞或飞行途中紧张害怕,珍妮恰恰相反。
不论是演讲还是坐飞机,珍妮在一个自己无法选择的短暂时间反而心安,面对充满变化的环境就会变得恐惧焦虑。也许会有人说这很矫情,这么说的人一定不理解恐惧症和焦虑症的痛苦。
大部分人都会享受成功的幸福,珍妮却偶尔会觉得局促不安。在她的一本书获得成功时,朋友们为她举办了庆功宴,她却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个失败者或骗子,甚至“难过、想吐、充满罪恶感和直冒冷汗”。
在经历了这些后,珍妮说:“不必理会别人关于‘名誉、财富、聚会才是我们应该努力争取的人生巅峰’的想法,有些东西惊人地与此毫无关联。”
羞耻漩涡
“羞耻漩涡”是珍妮在本书自认为写得不太好的一篇中提出的一个词。我却觉得那一篇写得最好,最容易让读者共鸣,不论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
在这一篇珍妮没有分享生活趣事,而是坦言自己的低价值自我认知。
尽管珍妮的几本书已经登上了畅销榜,她的粉丝也有好几百万,美国一些著名的作家也很欣赏他,她却在大部分时间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每个月只有几天觉得自己生活得还不错。
珍妮·罗森与《美国众神》作者尼尔·盖曼“该死的,我真是一堆狗屎。我今天除了吃喝拉撒,什么也没做。”
珍妮常常会这么想。
“我感觉自己好像停滞不前,我的人生进度永远比别人慢半天,连我做到的了不起的事情也会因为羞愧和焦虑而黯然失色。”
在珍妮自我感觉糟糕时,别人的赞美也会让她难受。她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神秘博士》(电视剧)或者在网上向粉丝们寻求建议。
这一篇写得很跳跃,一会儿在描述自己的想法,一会儿又在讨论某个词是否被词典收录......她将之归咎为自己的注意力缺失症药物没有起作用。
可以看出这些文字是珍妮在痛苦情绪中写下的,精神痛苦的时候脑子里想法会非常多,敏感又渴望被理解。这是大部分人都有过的经历,其中就包括“羞耻漩涡”。
珍妮的“羞耻漩涡”是这么产生的:
她在和网友的交流中提出“比较是快乐的坟墓”,这句话不是她的原创,但她很喜欢,就去查了出处,原来是马克.吐温说到,这一发现又让敏感的珍妮感觉变糟——所有的好句子都是马克.吐温写的,和马克.吐温的比较让珍妮再次陷入不好的情绪。她为“比较”而烦恼,接着又为“因比较而烦恼”而烦恼,于是陷入了“羞耻漩涡”。
尽管“身陷漩涡”,珍妮还是顺着话题在“比较”上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建议:
“别拿你的内在和别人的外在作比较”、
“别把你的日常和别人的精彩瞬间作比较”、
“你唯一需要超越的是昨天的自己”
......
听着有些“鸡汤味”,却不无道理,尤其是第二句,我们现在每天都被朋友圈照片、短视频等包围,别人晒的都是精彩的瞬间,如果我们以为那就是人家的日常,那么攀比、嫉妒就很容易滋生,焦虑也容易被诱发。
结尾
其实《高兴死了!!!》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一些好笑或者“荒唐”的日常,比如珍妮和维克托的无厘头对话、珍妮和朋友的澳大利亚之旅、封面那只“高兴死了”的浣熊的故事......我所提到的关于痛苦的文字,只占很少的篇幅。
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
YouTube上有珍妮自己朗读本书的视频以及关于她日常生活的其他视频,她的博客也一直在更新。能上外网的小伙伴也可以去看一看,尤其是有抑郁情绪的朋友,我想,她的经历和故事一定会对你们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