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
今天是我们一起走过的第757天,感谢一路有你。让我们一起终身学习、运动,不负时光、不负卿。以下将我每天的学习和生活的片段分享给你!
ps:部分文章保留在简书。我相信:这就是存储,就是一个仓库,只要不断的用时间和行动耕耘,将来也一定能成为自己的资源——马琛。
以下为学习笔记,图文无关。
“恐惧”无处不在
大家可能都知道,张家界的天门山有一个玻璃栈道,如果你到那里去的时候,看到的可能不是风景,而是各种丑态,很多人走栈道的时候是趴着走的。
这个玻璃栈道的下面虽然说是万丈深渊,但我们都知道,它很结实,玻璃跟钢板一样,用锤子都砸不碎,而还是很多人不敢直接走过去,以为爬过去就没有危险了。
这个场景其实是,哲学上经常讲到的“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启蒙时期的思想家认为启蒙的目的就是要用理性战胜情感和迷信——很多的迷信不过就是一种很狭隘的情感而已。
但是,苏格兰伟大的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非常睿智,他经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后认为“理智是不能战胜情感的”,因为“理性永远是情感的奴隶”——现代认知科学也越来越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有过这样一个实验:帕斯卡思想实验
这个实验是把一块足够宽的木板放在地面上,你从这头跑到那头,脚是不会接触到地面的,但如果把这块木板放在悬崖之间,几乎就没有人敢过去了,甚至连挪过去都不敢,会觉得随时能掉下万丈深渊。
帕斯卡用这个例子说明,人的理智在情感面前非常无力——理智已经清楚告诉你“一点儿危险都没有,在上面跑步都不会掉下去”,但为什么我们连慢慢挪过去都不敢呢?
因为,“恐惧的力量”不仅大,而且无处不在。
吃虾子,再不喊她了。
恐惧是一切负面情绪的源头
我们常说的“七情六欲”里的“七情”:喜怒哀乐忧恐惊——“恐惧”是一切负面情绪的总源头。
认知的天敌就是恐惧,我们要谈“认知”:要优化和扩展我们的认知,就是要面对认知的天敌——恐惧。
有一部很经典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三傻中最窝囊的一个,他就是因为恐惧,在遇到大事之前总要各种拜,他的整个生命就是被恐惧包围着,遇到事情就只知道退缩。
所以,有一次他父亲重病去医院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用摩托车快速送他的父亲去医院,而是担心出了交通事故怎么办,没有救护车父亲在途中死了怎么办——恐惧成了他人生路上随时出现的拦路虎。
最后,当这个“窝囊废”在遇到人生重大挑战的时候,他害怕没公司要他,而自己家境贫寒,势必会遭到其他人的白眼,此时的他倒是没有了恐惧,他选择了跳楼自杀。
公司晚餐的伙食
但幸好楼层不高,他只是摔断了腿,而且很快就康复了,没想到的是,他自此就变了一个人,因为他在跳楼的那一刻是没有恐惧的,而且跳完之后也没有死——这个时候他说了一句金句:“我只有腿摔断了之后才真正站立了起来”。
也就是在那一刻,“恐惧之神”被驱散了,再也不会每天都困扰在他身边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惧”这个词。恐惧就跟硫酸一样,任何东西掉进去就会化解,消失于无形。
如果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把恐惧赶走,任何认知行为一定会扭曲变形,甚至荡然无存。
愿你能远离恐惧。
郑武林 2019年4月19日于五峰
我的乖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