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纠结着怎么备好一节课,而离上课又越来越近,丑婆娘总得见公婆。我按照之前的思路根据今年的情况,之前讲课的问题重新调整了以往的课件。不知道效果如何,反正我是上完课了。
上完课很快在公众号搜到一个与我同主题的PPT,我大致看了内容,通过比较发现,这份PPT思路与我的一模一样,甚至我以为自己独有的创新点也有,一度我自负地怀疑是不是自己曾经发到百度文库的PPT给了别人启发,因为之前我在做PPT搜集素材时没有见过相似的思路。但是第一眼看这份设计我就觉得高下立判,思路一样,内容相似,为什么我的制作不那么高级呢?一一对比,我发现自己的问题有:背景版式不统一,显得混乱;颜色搭配,字体选择不合适,美观性不够;观点阐述用语没有排比,缺少形式美。与之对应的原因分别是:PPT的使用需要继续学习,多看优秀的设计(包括PPT,广告单,海报等)提升审美力,大量阅读专业书籍,人民日报这类主流文章锤炼文字的典雅感。
当老师这么多年不会备课是能力问题,也是心理原因——过分追求完美的自卑感。与其纠结自己最后的结果好不好,能不能一鸣惊人,还不如忘掉结果,全力投入到教学设计,哪怕是制作了一个自己认为糟糕透顶的设计,也可以以后再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后无论怎样都接受。改变了这份认知,心理原因即攻克了。先做有时候比追求完美更有意义。
再说能力方面的原因。首先承认我的理解力绝对滞后,当同事们可以在一个小时甚至
短时间完成一个课时的设计,当同事们把握设计的精髓,我还在思考讲哪些知识点,怎么讲,怎么有趣,培养素养呢还是提高分数等一些别人早就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今天的一个视频给了我启发:目标导向地进行教学设计,这个目标不是自己要讲几个知识点而是自己需要学生最终达到什么程度,什么状态(专业的老师一定会说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吗?没错,虽然写了十五年教案,教学目标,但是我到今天才算真正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课前想清楚自己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最终的转变,收获,成长(新课改后要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考虑)等,接着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反馈途径,最后考虑学生可能的问题预留备案。当明确这个流程,至于领导怎么看,同行怎么评都不用过分在意,因为教学的根本在于课堂给学生带来的转变,套用河南电视台总制作人的话“什么是流量?千万的观众才是流量。”谁能确认你的课好?能让学生认知提升,思维发现,三观逐渐完善,学生就说了最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