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被严重损毁的围墙之上还保留了一些细节特色,而我站上去它依旧稳固我就放心了【喂喂古迹是你站的么给我下来】
在我们上来后,有一位驻守在这里的警官引我们进入了在布寺旁边的一座小型现代寺庙,习惯性的膜拜并放上一些供奉后,这位警官颇为有趣的带着我们到处逛了起来,包括在山后方一座本是竖直摆放却断了的林伽雕塑,这个足有5米的庞然大物被称为毗湿奴在世间的一部分,但是并不适合拍照。带我们绕了一圈,品尝了一下类似枣子的果实,告诉我们这里大半天可能也就有10来个游客匆匆而来,所以自己非常的清闲。这也是我蛮喜欢暹粒的原因,大家其实都很和善,也会很开心的给你讲解他们所理解的寺庙。离开布寺时遇到一个旅行团十来人正要爬山,默默给他们点蜡的同时祈祷阿兵哥能多收点香火钱改善一下简陋的居住环境。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小寺庙,而自己却蛮喜欢的,可见吴哥整个环境下的所有寺庙都有着独有的特色。这里是【布寺】
-----------------------------------------荣寺--------------------------------------------------
在一天之中要爬两座山心情多少有一点忐忑,尤其是上午布寺的那600多阶台阶,将我们虐的体无完肤。于是在到达这里的时候多少有一点惊讶于修筑完好的步道与石阶,规整的路面。不愧是一个观赏落日的好地方,怎么看都要比布寺的气势大得多。
“映衬夕阳染红的洞里萨湖,遥望地平线的尽头。”【荣寺】先提前将这里的景色贴出来吧,远处的那片水域就是洞里萨湖了。
在到达古寺之前,会经过一个僧人看起来颇多得现代寺庙。这并没有引起我太多关注,而在山崖边上一株茂盛的高树外加一个空座椅则吸引了我全部的视线,这画面看起来非常的幽静,颇具禅意。
来到这座寺庙的正面,是一座非常规整的古寺结构。由自爱的神王耶输跋摩一世修建于9世纪末,意为“低矮的小山”这里确实在攀登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压力,虽然高度不一定多矮。三座宝塔所供奉的为(从北至南)毗湿奴,湿婆神以及梵天。当然作为废墟来说他们的细节已经没有那么美好。
身处安静的最南面,如图二(第二张荣寺的图啦)荣寺的优势在于更加的靠近洞里萨湖,在日落的时分可隐约看到落日印霞光的湖面泛着金光。当然了实际距离还是有一些的,只可意会而已。
建筑特色上渐渐走向了吴哥窟的后期方向,宝塔的造型也逐渐定型成固定模样。
两座山上的寺庙的共同点就是宝塔的排列位置,都是简单的横排列开,并没有太过讲究
毕竟这样的地方多半是用作祭天或者祈福,并不是会经常朝拜的地方吧0 0我大概这么想着
这里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石块堆砌的小塔,在吴哥中随处可见,这里则颇为众多。大概是祈福的一种方式吧?我试了试放弃了……想堆的好看还挺不容易的,再加上自身的强迫症,不适合玩这样的事儿,零散有一些残破的石雕散乱放置在这里,多半是一些没有了头的佛像。在过往猖獗的盗窃中损失恐怕比较大的都是佛像的头部,这和中国龙门石窟如出一辙。看来全世界的可耻之人还真是大同小异。
在众多碎石中发现了两只佛脚………………
尽收眼底的美景
离开之路没有了阳光的映衬更加素雅,在扶手的两侧顶上都篆刻着一些大的捐赠者的名字以及数额。看起来颇为高端洋气。总结来说布寺和荣寺因为离市区与吴哥的距离都不近,导致颇为安静大部分时间里游客数量非常的少,推荐度属于中等,毕竟寺庙古迹规模小,荣寺有落日,布寺则多半比较尴尬。不过作为古迹,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所在=W=
作为最后,两座山上的寺庙都并不是很多人,因距离吴哥本体建筑群距离确实有一些,而且攀爬是需要一些体力的尤其是布寺。所以虽然推荐,但是没有十分的必要性。倘若觉得吴哥巴肯的山上观赏日落的人群实在太可怕了,可以来到安静的荣寺,坐在悬崖缓坡上,去感受一下静静的环境吧。这里是【荣寺】
-----------------------------------------比粒寺--------------------------------------------------
“衬着夕阳落下时的光芒分外神圣的红色宝塔”在入口处几乎可以看全整个寺庙,而路口转弯处就能基本看到轴测图的感觉的红色砖石堆砌而成的寺庙【比粒寺】应该算是在吴哥附近众多小型寺庙里观光人数颇为众多的一处,因为这里同样是一个观赏夕阳的好地方,它层层升起的金字塔式座基非常适合远望。不过茂密的树林逐渐开始有一些阻碍视线了确实实情。
在背景是碧蓝的天色之下雄赳赳气昂昂的雄狮已经丢失了面部,损毁是古老建筑不可避免的一个悲哀,但是遗存下来的部分依旧可以看出它的雄姿,器宇轩昂俯视着整个广场部分的人们,仿佛依旧是那个曾经立于寺庙俯视众朝拜者的护卫一般。
在经历了闍耶跋摩四世迁都贡开之后的空挡期,吴哥迎来了新一代的神王罗贞陀罗跋摩二世,他将都城迁回吴哥并继续开始修筑这座气势磅礴的伟大寺庙建筑群。作为吴哥王朝的神王,每一位都对于寺庙类建筑甚为着迷,而修筑了东梅奔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将其建筑模式延续到了比粒寺上,因此,这里是梅花式宝塔分布,也是最为经典的一个方式。修筑在3层金字塔基地之上的宝塔保持着梅花的平面造型铺开,而这一方式也是吴哥窟最高塔顶选用的一种平面设计。
作为残破度较为高的一座寺庙,这里的浮雕以及墙面剥落还是有一些严重的,这种严重相对于吴哥窟的整体而言审美度会下降很多,但是毕竟每个寺庙都有不同的职责与方式,比粒寺的原名译为“旋转的身体”原本是一种火葬仪式。而因此来推测,比粒寺最初的设定应该是一所皇家火葬场。广场的部分相当的规整,等一个没人的画面非常的令人心碎。。。
陡峭的阶梯是对于攀爬比粒寺的人们最大的印象,多陡峭呢?基本上是处于脚踩手爬的状态,在旁边有扶手的情况下依旧要注意安全,登上之后视野相对还是比较不错的,红砖墙,遍布着杂草。而宝塔部分的大部分细节也是模糊不清的状态,甚至不如神牛寺。比粒寺是抬高台基建筑宝塔的典型。吴哥周边还有许多类似的小型寺庙,也就不一一复述了。这里就是比粒寺,一个在路的转角虽然不起眼但是依旧很棒的古寺。这里是【比粒寺】
---------------------------------------------女王宫----------------------------------------------
“如吴哥类建筑中的一颗珍珠般夺目璀璨”经过非常遥远的突突之旅,我们来到了距离市区东北32公里处的一座非常小的寺庙类建筑,来到神道东入口处第一座引道门处便以忍不住拍了起来,这细致的纹路与矮小的门高无疑让人觉得它的特殊存在【女王宫】
照片信息
作为上午来到这里的好处就是参观的人并没有多到令人发指,还有能空出的时间来拍摄一些空旷的建筑场景。无论怎么看这里的建筑整体尺寸都会稍微偏小一些,包括柱子,矮墙,引道两侧。
摄影作者:北京-晆时_micheal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图片与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