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呈现我们大中国的美食,随着镜头记叙,透过热气腾腾的厨房,使人感受到了中华几千年的饮食文化,更感受到了人们对食物的情感。正因为这种情感,一餐一饭才觉得更加的可口迷人。是的,食物真的最富有情感的东西,饱含着做饭人的用心,饱含着用餐人的快乐。
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今天,能够享受一粥一餐的精致,生活是何等圆满?精致的美食数不胜数,但是如果餐餐都在外面的花,难免叫苦连天。外面的饭菜再精致,怎能比家中每一次用心做出来的饭菜?承担我们家三餐的是我婆婆。婆婆——我们家的饮食担当,一酷爱做饭的人,从来不问我们吃什么饭,每个礼拜的21顿饭,顿顿饭不重样,研究着营养搭配,研究着我们的口味。人干净利索,厨房收拾得妥妥当当,做起饭来井井有条。
疫情宅家的时候,考虑到为祖国做贡献,大鱼大肉控制一下,各类炒菜缩减一下,用极少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饭菜,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让人难忘的饭,是顶级大厨所为。我们,居然享受到了。
(一)手工菠菜面
两块钱的菠菜,一大碗面粉,就能成变成够五个人吃的手工菠菜面。
中饭时候,走进厨房,看到擀好的菠菜面在案板上,码的整整齐齐,只看那刀工切法就足以让人产生食欲。下面条我还是会的啊,哪知婆婆还是不放心,叮嘱着:“面下三开,第一开下青菜,第二开的时候烧油……吃油泼面”一边叮嘱着我,一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擀面工作。“为啥要重新再擀面呢?一次搞定多好的。”
“头锅的饺子,二锅的面。面要好吃,就得一锅一锅擀……”
好吧,你是权威,说啥都对。在我看来完全没有什么区别。看看我们家热衷于擀面的奶奶,我想:倘若让我来擀面,我会一次搞定。可是婆婆会一碗一碗擀给我们吃,说是现擀才新鲜。
婆婆做的面条是真好吃,吃遍方圆几百里,没有比这更香的面条了。早先几年,公公很骄傲,逢年过节,把单位的人都叫到家里头,吃婆婆的擀的面条;后来,我经常把我们单位的同事叫到家里头,吃婆婆亲手擀的面。我爱出馒头不爱吃面,外面的面从来不会当为我的伙食,但是,家里的面条是人间的美味。
就像我眼前的这碗菠菜面,深绿劲道,色香味俱全。我问:“外面的菠菜面为啥没有咱家菠菜面的颜色深呢?”
“一般人菠菜面都是用生菜,咱家的菠菜用水焯过,叶子用来和面,菜杆儿用来清炒调味。”
看,多细致。
本来要吃半碗,又吃掉一大碗。
每次都非常赞叹于婆婆做得菠菜面,两块钱的菠菜,一大碗面粉,几经她神奇的手,就够全家人一顿香喷喷的饭,吃的人心生幸福。
(二)臊子面
关中人爱吃面食,各种各样的面条数不胜数,其中臊子面种类也很多,地域不同,做法不同。一个地方的人爱吃自己地方的面,我也不例外,爱吃家乡的臊子面。
臊子做法:莲花白、胡萝卜等菜全部切成丁,最主要里面要把木耳和黄花要切成丁,葱姜蒜切末儿,大火炒熟。
肉汤烧开打粉芡,然后倒入菜,加韭菜、菠菜是绿色点缀,豆腐切小丁儿为黄色白色点缀,油豆腐切小丁儿是黄色点缀,就这样一锅内含丰盛菜品相当于胡辣汤似的臊子就做好了。
面要手工擀好才行。和面时,里面加少许碱面,让面更加筋道。下锅后呈为黄色,筷子一挑入爪篱,凉水中冷激再回热水中浸透,再放进碗中,浇上做好的臊子,喷香滚烫,吃的人人热乎乎。
所以,这样的人间美味,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够吃上。一大家子女眷居于厨房,分工协作,边做饭边聊天,硬生生把简简单单的面做出了热火朝天的美食,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把一碗普通的关中面,吃出了节日的气氛。
小时候逢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远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娘家早早就会提前准备臊子面。我有三个姑姑,每次节日的前一天,爷爷就会下地去把菜拔好,全部拣最新鲜最漂亮的蔬菜,经奶奶的手择干净,准备好最好的食材,妈妈将这些菜提前切好,放在笸箩里头,还要泡好木耳和黄花。
结婚后,我也成了回娘家的姑娘。为了保持吃到最香的臊子面,妈总总会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会起床,开始准备食材。第一年节假日回去的时候,妈在泡木耳和黄花菜,我问“爸呢?”“地里去拔菜了!”不一会,爸回来,菜叶儿上还带着晶莹剔透的露珠,总觉得生在农村,就生在天堂。
后来,慢慢懂了,臊子面不能当早餐,应该在中午之前吃效果最佳,于是掐着点儿回去,每次开门妈都会系着围裙从厨房跑出来,边开门边说:“马上下面!”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桌,房间和心情都温暖了。
工作的时候很少回家,也难得能吃上臊子面。婆婆看在眼里,主动承担,保证最少半个月能够吃一次。一个人霸占厨房,泡木耳发黄花菜,一个人切菜擀面条,一个人能给你做出一碗热气腾腾,劲道可口的面条。
每次我都会想着,这是最容易发胖的面,但是一定是最让人能吃出振奋心情和仪式感的面。因为每次吃的时候,不光吃出幸福,还会告诉自己:吃完了再减肥!
(三)大自然的麦饭
春吃花朵夏吃果,外带野菜也不能少。
麦饭应该是大自然最真实的味道。
婆婆是我见过的能把野菜吃到极致的人。
打小我知道麦饭就是槐花麦饭,采摘的新鲜槐花用水洗干净,晾晒在筛子里头去掉水分,洒入面粉,拌上五香粉等调料上笼屉蒸熟,出锅时撒上姜末、蒜泥,用烧焦的油这么一激,蒜香、葱香、花香迎面扑来,激起了食欲,打开了胃口。
这是最常吃到的槐花,婆婆做得槐花真的很棒,就是你你这次吃完后,还想吃,吃过后就赞不绝口。于是,你表扬她的麦饭做得真好,她就能用白蒿蒸麦饭,说是稳定血压;她还能用土豆蒸麦饭,俗称“洋芋檫檫”,说是能够减肥;她还能用树上新发的像毛絮的东西蒸麦饭,我吃一口,跟她说“这个能忆苦思甜”吧?
看吧,她真的把麦饭做到了极致!
(四)米稀饭苞谷糁
我跟先生起初过日子的时候,我们除了正常吃饭,他还要吃胃药,我要吃健胃消食片。
我们的一日三餐,以好吃为主,任性随意,不计较营养搭配不考虑是否养生。
婆婆来了后,生活大改观。每天早上熟睡中就会被叫醒,迷迷糊糊上桌时,就会被充满枣香的黑米稀饭馋醒,边吃边上上课“多吃这些,有利于头发生长……”;有时是“山药白米粥”,边吃边念叨“多吃能美容……”;有时是小米儿粥,亦曰“绥德的小米儿,坚持喝,能养胃……”;有时是红薯苞谷糁,“多吃粗粮对胃好……”一顿早饭会活生生演变成一节内容丰富的养生课。
神奇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的各种胃药全部过期,看着这些过期的药品,我们俩不约而同严重表示对以前的生活不可思议。
(五)包子花卷大蒸馍
起初,我是爱吃馍馍的,各种烙饼包子之类,百吃不厌。
这些都算是面食中的硬食,吃着很结实,顶饿,就是吃着不水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吃米饭比吃面更容易保持身材,很多女子谈面色变,唯恐爱吃面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仿佛多吃一口下一秒就会变成胖子似的。
我这样酷爱吃馍,不是更容易长胖么?要命的是,我最爱吃肉夹馍,哪怕一天三次全部吃肉夹馍都吃不腻!
婆婆的一日三餐严重的击碎了我这个不良嗜好。她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做着饭,我小小的胃口努力成长,小碗换成大碗,小口咀嚼变成大口吞咽,胃口逐渐变好的同时,完全忽略了吃馍馍这个爱好。早晨的稀饭小菜一喝一吃,饱了;中午正餐,关中人家出了吃泡馍,每家中午都没有吃馍的习惯;晚餐稀汤面条亦或醪糟鸡蛋的,哪有时间吃馍馍啊?
疫情期间,因为工作原因,几乎没有在家吃过早饭。某天跟家人打招呼,我明天可以跟大家一起共进早餐。
第二天早晨,我把放馍馍的布子揭开,里面有黑芝麻花卷、地软包子、葱花烙饼、白馍……我说这哪来这么多种花样的馍馍啊?历历数来:爷爷爱吃的地软包子,先生爱吃的葱花烙饼,小朋友爱吃的黑芝麻花卷、我要用来加肉吃的手工白馍……赶紧表扬“真厉害!早餐都吃出自助餐的感觉!”一个人做饭得多用心,才能够把每个人的喜欢吃的食物做出来。
先生说,没有一个人能够像我妈这样爱做饭的,每顿饭都用心去做,乐此不疲。
老娘用她神奇的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经营着我们这个小小的家,让家里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让日子风生水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