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新读1

作者: 格致教练蒋海涛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07:39 被阅读33次

    新读就是再读的意思。《老子》这样的书是需要经常读一读的,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时间是绝好的催化剂,它把你的见闻觉知,混在一起发酵,最后酿出一种叫做“阅历”的东西。而《老子》就像试纸,可以测量你的“阅历”。

    以前研究《弟子规》的时候,我用的是“新解”,现在分享《老子》的读书心得,可不敢用新解。解老的文字已经汗牛充栋了,我不敢狗尾续貂,我只是用《老子》解自己。

    既然是心得,免不了很零碎。而且有了就记录一点儿,没有就算了。我曾经想过81章每章写一篇,想想又算了,压力太大。《老子》这种书,不能当任务来读,就当是玩儿,玩到哪儿是哪儿。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ǎ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大意是,能够说出来的“道”,已经不是真正的“道”了;能够说出来的“名”,也不是真正的“名”了。

    有些东西就不能翻译,一经翻译,味道全没了。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为什么“道”和“名”搁一块儿说,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吗?

    《圣经•新约•约翰福音》开篇说,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翻译过来是,“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看到没,西方人认为“Word”与“God”是一回事。正如老子把“道”和“名”并列,道就是名,名就是道。

    为啥一个东西两个名字呢?我们还得从日常生活说起。

    假设你现在渴了,跟旁边人说,麻烦你帮我倒杯水来,他就给你一杯水。

    你不觉得这事儿很奇妙吗?你说“水”,他就知道是那个东西。当我们说“水”,我们是在发出一个声音,声音本质上是振动,这个振动本身是无意义的,当我们共同约定它指向某个东西时,就产生了意义。

    真正的水又是啥呢?当我们把手伸到水里,是一种清凉的、湿润的感觉,我们喝一口水,是一种流动的、舒畅的感觉,当我们表达清凉、湿润、流动、舒畅时,也是在发出一连串的振动。当我们同意把这些振动和“水”那个振动关联起来,这些本无意义的振动瞬间就被赋予了意义。

    于是,无意义的振动相互关联,形成了一张巨大的意义之网,这张意义之网是如此致密,它覆盖在世界之上,遮蔽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世界的本来面目叫做“道”,意义之网叫做“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说,“人是万物的量度。”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被意义之网“改造”了的世界。佛家把这种赋予意义的过程叫做“染污”,反过来,不染污,你也看不到。所以老子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只要有了观察者,观察对象也就变了,你看到的,正是你想看到的。换句话说,人其实是生活在自己所编织的这张网上,并非真实的世界。

    德国哲学家马克思·韦伯干脆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为什么老子开篇说的是这句话?看来老子是活明白了,他在告诫世人,不要太较真啦!我们都是摸象的盲人,与其抓着尾巴的和抱着大腿的争得面红耳赤,不如移动你的脚步,多摸几个地方,探索未知的世界,开开眼界,不也很好么。

    每一个读过《老子》的人,都忍不住会琢磨,什么是“道”呢?

    老子不关心什么是“道”,他关心的是“道”的运动。因为你没法给“道”下个定义,凡是下了定义的,都是在“名”的层面,无法穿透这层意义之网。

    道是如何运动的呢?

    老子说,可以从有和无两个视角来看。

    就跟“道”和“名”是一回事一样,“有”和“无”也是一回事,老子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老子特别擅长用两个矛盾的名词来表达同一件事情,用名词本身的冲突和内在张力创造出一个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意涵。

    其实儒家的中庸,佛教的真谛俗谛,基督教的道成肉身,都是同一个路子。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就是万物,万物就是天地,这一句应该当作互文来看。有和无是天地万物之母,也是天地万物的开始。

    天地万物是道的展开,道是天地万物的归宿。展开是“无中生有”的过程,回归是“有归于无”的过程。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返)就是回归过程,弱就是展开过程,展开过程是无声无息、无形无相的,所以老子名之为“弱”。道不停地显化,万物不停地回归。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万物出于道又归于道,循环往复。向无的方向看过去,你就看到了“妙”,向有的方向看过去,你就看到了“徼jiǎo”

    “妙”是啥意思?“徼”又是啥意思?

    “妙”就是太玄了,不可思议。“徼”有“边界”,“光明”的意思,万事万物边界了了分明,都是“道”的显化,从中可以看出“道”的端倪。

    想象一下宇宙大爆炸,沿着这条137亿年时间线看过去,您看到了一个“奇点”,是不是很妙。您再沿着时间线看回来,宇宙万物千姿百态,其中分明都有“奇点”的影子,是不是很“徼”。

    也许用圆周运动来表达老子的思想更确切一些,顺时针无中生有,逆时针有归于无,循环往复,无始无终。

    这样看来老子所说的“无中生有”不是一个历史过程,而是在当下发生的。每一个当下,你都可以从“有”和“无”两个方向去观察,这跟《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易色”的旨趣是一样的。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无相生,既是世界(道)运行的模式,也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门径。

    理解了现实世界的变迁是“道”的显化与回归,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呢?

    老子说“无为”。道已经在为了,人就不要另起炉灶了。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葛优瘫那样子。我们的生命也是“道”的显化,“道”会指引你,我们只要遵道而行就可以了,而“有为”则是在抗拒道的指引,瞎折腾。

    “道”指引我们的方式很多,初心,梦想,天赋,天职(calling)等等,都是它的方式。

    《钻石途径系列》的作者阿玛斯说,凡是通过“努力”而达成的,都是你已经知道的老旧事物,真实的人生本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显化过程,它会给你带来接二连三的惊喜,我们必须毫无预警地经验自己。

    这里说的“努力”就是“有为”,就是在抗拒生命以自己的方式展开。

    改变是道的本然状态,道一直在变,只要我们不抗拒,允许改变自然发生,生命就能保持清新。

    生命力就是创造力,如果你能允许那个伟大的力量召唤你,流经你,转化你,你就会变成一个有创意的人。

    让该来的来,让该走的走,不恐惧,不寂寞,吃得了苦,享得了福,如此,则不枉在人间潇洒了一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新读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r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