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脱离苦海的诠释,让我印象最深刻并且觉得最对最实用的却是来自一个以色列作家。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他说佛祖追寻脱离苦海的方法,不是去否定痛苦的存在,也就是依然会感受到痛苦,但不陷在痛苦的情绪里面,不问为什么我会痛苦,为什么痛苦的人是我这样的问题,仅仅只是一种感觉,且把这种感觉正常化。
今天看《幸福的陷阱》(路斯.哈里斯)时,也说到“对于幸福过度的追求,导致视觉窄化,导致我们认为不幸福是件不正常的事,所以天天跟自己较劲”
人类的进化过程塑造了我们的大脑。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心理痛苦,是因为大脑优先考虑的是我们的生存,而不是我们的幸福和快乐。消极体验是人脑进化的自然产物,是无法根除的。
幸福并不代表没有任何消极的感受。相反,一味地追求祛除负面感受,反而会把自己带偏。
越是去竭力回避不适的感觉,就越是难以推进生活中的重要转变。改变通常伴随风险,需要去直面恐惧,走出舒适区,这往往会引发令人不适的情绪……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佛祖“众生皆苦”是这个意思,不但告诉我们这是一种事实,更告诉我们必须接受自己是皆苦的众生中的“一员”,这样才能从难以自处的情绪中脱离出来,才可能去“做事”。
当我们从一个糟糕的感觉解离开来,并不意味着这个不好的感觉一定已经消失,而是说离开一些,把自己从糟糕想法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
把注意力放在“做事儿”上,这样感觉就会好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