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五连悦读】剽悍读书营
day22-“年味”不是给予,而是付出。

day22-“年味”不是给予,而是付出。

作者: 青鱼周周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20:56 被阅读26次

    “现在越长大越觉得没有年味了。”今天闺蜜在群里抱怨说。

    “那你来我家过年呀,我家热闹着呢。”

    年味不是别人给的,而是家庭的形式。

    “为什么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知乎上好点赞的回答是“因为缺少仪式感。

    01.父母们的仪式感

    小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要提前一周,为过年做准备。

    为我们准备新衣服,还有烟花炮竹。

    那时候家里全部是用柴烧火,准备过年用的柴火,也是必备项目之一。

    而年糕的准备是左邻右舍一起,各自负责,一起分割。

    这些是大人们的仪式感。

    年二九、年三十,外出打工的小伙子都陆陆续续回来,他们的回来就意味着年到了。

    02.小朋友们的欢乐颂

    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可以穿新衣服啦,可以放鞭炮啦,还可以有压岁钱啦。

    走走逛逛,和小朋友能炫耀自己的新衣服。和他们炫耀爸爸买的公鸡下蛋鞭炮,邀请他们一起放炮。

    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这就是过年的仪式感。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即使大人已经开始工作了,而我们依旧有自己玩耍的方式。

    03.现在仪式感的缺失

    而现在呢。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

    这些风俗都已经简单化,或者已经消失了。需要自己动手做的年货,街上都能买得到。

    一切都很方便,只要有钱,没什么做不到。

    简化的程序,也导致仪式感的缺失。

    在我们家,过年的仪式感 是年三十的贴对联和挂灯笼。这是全家老少一起合作的两个任务,红红火火,营造过年的氛围。

    还有一个必备的娱乐项目,打麻将,不用愁会三缺一。那是不可能的,全家一起,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这是都“脚”。

    家庭的形式,决定过年的氛围。

    不是所谓的年味淡了,而是家庭的仪式感少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22-“年味”不是给予,而是付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gv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