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日俄战争全史》读书笔记08

《日俄战争全史》读书笔记08

作者: 涛声已遥远 | 来源:发表于2023-10-25 10:22 被阅读0次

被忽略的战争——观日俄战争史有感

云飞尘降77772023-02-27 10:30北京

注:本人一直对日俄战争不太在意,但最近刚刚看完了日俄战争史的相关书籍和视频,颇感惊喜,没想到是如此精彩的一段历史,忍不住也想表达几句。

首先,这段历史本身很重要,有“第0次世界大战”的称号,而且充满着戏剧性,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情报上都有值得玩味的内容,但很多都不为人知,比如日本的天才间谍明石元二郎在欧洲的神级表演。

其次,这段历史对日俄两国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日本方面,虽然是战胜国,也确实拿到了实惠的军港、铁路等等,为多年后的侵占东北奠定了基础。但战后《朴茨茅斯合约》签订日却发生了影响日本政治格局和走向的“日比谷烧打事件”,这个事件简单说就是日本版的“火烧赵家楼”和“义和团攻打东交民巷”的结合体。之后,军部(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参谋本部的统称)的政治地位获得大幅度提高,从此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而另一边的俄国呢,尼古拉二世本来是想通过此战转移国内矛盾,提升自己威望的,结果战败导致了国内矛盾大爆发,相比之下伤亡几十万士兵,两大舰队全军覆没都是小意思了。虽然战后有牛人斯托雷平的改革勉强续命,但革命的种子此时已经埋下,罗曼诺夫王朝的命运已经注定。

过往教科书上说起日俄战争只是一笔带过,只说是两个列强在中国土地上的争霸,但是前因后果都没有交代清楚,可能是由于某种yishi形态的原因,东北的历史从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到奉系军阀出现这段历史是空白的。隐藏了俄国对我国的又一笔罄竹难书的血债。

1900年慈禧对列强宣战后,不仅仅是八国联军在瓦德西的率领下进军北京,把老佛爷逼得西狩,而同时,多次对我国趁火打劫的老毛子分兵六路趁机攻占了整个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尽管《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就撤出了占领军,只是按条约留下了驻军,但京津等地的主权都已经回归清廷,但是俄军却一直没有撤出东北,把东北当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这也就是为啥日俄战争时,俄国是防守的一方,因为当时整个东北都被俄国占领了。

虽然没有条约正式让清廷割让东北,但是俄军显然也没有要吐出这块肥肉的意思,开始在东北像主人一样建设各种工事,中东铁路也已修完,尤其是旅顺这个优良的不冻军港成了俄国远东舰队除海参崴外的又一个重要基地。而且,俄国按照其一贯的秉性,得陇望蜀,开始渗透到了朝鲜,想和日本划分朝鲜一人一半,当时有个39线的说法。

面对贪得无厌的俄国,当时的破落户大清,也在试图想着拿回祖宗的龙兴之地,否则下一步,北极熊估计就是要北京城了。最后在袁世凯的主张下开始了联日抗俄的策略。这里要说一下前因,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当时主政的李鸿章是实施的联俄抗日策略,还在1896年签了中俄密约,又出卖了很多国家利益,可当时的李中堂还自以为得计,其实是引狼入室,这就为1900年俄国占领东北埋下了祸根。

《辛丑条约》后,日本面对着几年前逼自己生生吐出了吃到嘴里的辽东半岛的俄国,本来就很恼火,而如今看到其反倒是抢占了辽东半岛,而且还想在朝鲜分一杯羹,这些可都是大日本军人在甲午之战中浴血拼杀换来的成果,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一直在积极备战。

但想打是一回事,打不打得赢又是另一回事。日本虽然当时已经通过成功的近代化改革以及甲午之战中击败大清,成为了东亚霸主,但其军事实力和国力还远到不了挑战“北极熊”沙俄的水平,但面对北极熊的咄咄逼人,又不得不战,所以只能像甲午一样,再来一次赌上整个国运的战争总动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俄战争全史》读书笔记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je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