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书稿组的ddl迫在眉睫,于是全身心扑到微信读书,时长喜获列表第一。一千多页的西南联大求学日记,一如既往在刚开始还怀有精读的不切实际幻想,后来看进度感人,于是一目十行,略掉一切语气助词。再后来提炼出几个点,于是把零零散散摘出来的几句都归归拢,同时善用自带的搜索引擎,靠关键词筛出来有用的东西。此时也不计较什么过目即忘,残存的丁点记忆起码让我复盘的时候不至于一片白纸,此外还是收不住笔,最后出来的几大段远远超过配视频要求的文案。。
抛开这些,我加入这个团队也有自我提升的目的。看书,写东西,都在我的舒适区内,居然顺带就有加入互联网+校赛的机会,下学期还有青创、大小挑各种比赛,且策划书之类不需要我动笔,这是我坐在那担心两天内写不出来三千字,担心队伍都组不起来时没想到的。
说起来,群里也见过其他组队消息,一来我专业限制,我会的你也会,你会的就难住了我,且我学艺不精,英语反而是减分项了。
思来想去,只有文字,我日日接触,练笔也大概比一般人勤,质量且不提,起码自己读起来不至于捶胸顿足。
许先生记的是英文日记,见过他的日程表,上课、交流会(感觉像英语角)、读名著,写日记(占比不小)。没有翻译软件的年代,靠字典磨出来的诗译英法唯一人。
还学到很多细微精神,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看出来一丝傲娇?跟我一样的重视成绩(不过对应高一阶段),对于不感兴趣的科目(比如生物)就得过且过,有的科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懂得有余了”。那些一战成名传为佳话的段子大抵出自这些课堂。
说到耿耿于怀的,他也为自己在中学时默默无闻,如今在联大小有名气而沾沾自喜。“湖北朱,安徽杨,外加许二王,理文法工五堵墙”。(科学家朱光亚、物理学家杨振宁、翻译家许渊冲、财政金融学泰斗王传纶和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而中学阶段总在省里名列前茅的同学此时却淹没于众人了。
啊,人生的赛道那么长 ,在我有记忆以来竞争意识比较强烈的还是在高中,如今刚刚脱离这个环境,或者说是鸡头变凤尾的落差,多少不太适应。
把我那双非跟联大相提并论实在是对后者的玷污。。何况网络上不乏对现在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人一方面是视觉动物,一方面长点的文就看不进去,素质的全方位倒退等等,我无论如何在此列,还是丢脸。
罢了,什么阶段做什么阶段的事儿。往事不堪回首,只想失忆。现在出了分数线我也就看一眼,闪过一丝“读xx好像也不是不行”的念头,一年下来最多算不排斥,兴趣半点没培养起来。看见别的合适的也去不了了。这随便一戳指的路,走起来还真是不甘心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