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哀兵必胜

作者: 今夜有风3 | 来源:发表于2019-07-27 14:55 被阅读43次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定语;用作褒义,常与“多难兴邦”连用。

【哀兵必胜的意思】:哀兵:因为受到压迫而满腔悲愤的军队。怀着激愤的情绪而战的军队,虽然处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也一定能够打胜仗。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哀兵必胜的近义词】:师直为壮;

【哀兵必胜的反义词】:骄兵必败;

【哀兵必胜的故事】

有关哀兵必胜的典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越王勾践的故事。越系古代越人所建之国,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楚国乃联越以制吴。前四九六年,当越王勾践(前四九七年–前四六五年)即位不久,即打败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使越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王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带领精锐部队倾巢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之兵留守国家。越王勾践带领军队乘虚而入,大败吴国军队,杀掉了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前四七三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面对失败和耻辱,越王勾践连尝吴王夫差粪便的事都干,在骗取了吴王的信任后,回到越国,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东山再起,灭掉了吴国。

相关文章

  • 成语故事——哀兵必胜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

  • 成语故事~~哀兵必胜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

  • 哀兵必胜!

    一场战争刚刚结束,他的国家被打的支离破碎,土地上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他的部下为了保护他,战死了。他哀而不伤,每天去...

  • 哀兵必胜

    老子《道德经》第69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

  • 哀兵必胜

    为什么说哀兵必胜?这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厅简单地问题,你因为悲哀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或者说有...

  • 哀兵必胜

    哀,心怀伤念以衣揜口是哀之范式。 哀者,掩也,不以形示人之谓也。 老子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

  • 哀兵必胜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

  • 2019-1-3

    哀兵必胜 An army under heavy pressure and burning with indign...

  • “哀兵”真的能必胜?

    哀兵必胜:原意是两军对阵,悲愤一方获胜,后指受到欺辱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能取得胜利。 哀兵必胜,出自《道德经•第六...

  • 羊太岁语录432(再论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哀兵必胜,不要提前太乐观。 2022-12-04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故事~~哀兵必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ke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