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解释:
三千大千世界: 一个太阳系所照之处叫做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共有三个千,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只是大千世界而已,但这已包括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是一佛所教化的国度,不只是释迦牟尼佛如此,十方诸佛也是一样。
七宝: 金、银、琉璃、琥珀、砗磲、玛瑙、珊瑚。
四句偈语: 经中的四句话,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以及“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还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三布施: 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助印金刚经是三施并行,如一、能让人看到本经是法施,出钱助印是财施,护持佛法是无畏施。
回顾: 上一品讲到佛对须菩提说,本来就没有一个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可得,佛也没有(固定)法可说,所以,不能去执着追求一个无上大道的境界,也不能执着于佛法怎么说。其实一切圣人贤者,所修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所感悟不同,所悟道的深浅不同,因而才产生了差异。
译文:
佛陀听完之后,又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如果有人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来布施,你说他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听后回答说:“当然是很多!世尊!虽然是很多,但那只是有限量的福德,并非是无限量的福德;无限量福德须要无相布施,也就是不惦念布施多少,不惦念布施给谁,布施之后不求回报;而有限量布施即不同,他们经常惦念布施多少,布施给谁,更需求回报。所以佛陀您说福德很多,其实那也只是有限量之多而已。”
佛陀听完须菩提的回答后,很慎重的说:“假使有人每天读诵这本金刚经,或是将本经中的四句偈语记在心里,照着去做,或讲给别人听,这个人所得的福德胜过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福德,因为讲佛法给人听是法施的一种,法施是三布施中功德最大的,而金刚经的功德更是无限量之大。
为什么金刚经的功德是无限量之大呢?须菩提!我老实告诉你吧!就是过去一切成就佛果的诸大菩萨,在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最后阶段时,都是领悟此经(金刚经)才证悟的,所以此经可说是诸佛之父,诸法之母,一点也不虚假。
须菩提!一切有为法皆是方便法门而已,只有现在我所说的法(金刚经)才是真实之法,但我说真实之法让你们听,你们仍然不可执著,为什么呢?因为让人开悟的佛法,一旦让你开悟了,那就不是佛法了,所以佛法只是对迷昧的众生说的,在佛的世界里就用不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