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以自然之眼观物

作者: 米杉006 | 来源:发表于2020-12-29 23:12 被阅读0次

  人来到这世间,能看看花怎么开,鸟儿如何飞,叶子怎样落,偶尔再看云看雨发发呆,观日出日落,感受到天地之大美而不言,那么这样的一生,不能说一定有多幸福,但无疑是值得的。

      我见过太多的睁眼瞎,他们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与人的纠缠上,对美好之物视而不见。

      记得之前一次单位旅游,当我们上了千岛湖的黄山尖,低头看碧绿如宝石一般的湖面,被上千个镶金边的岛屿分割成一块块晶莹深邃的碧玉,我几乎被震慑住了。但看和我同行的同事,居然是一副索然无味的表情,我依栏凭眺的时候,她很无聊地走来走去。也许人家是见过世面的,觉得我大惊小怪吧。那一刻我知道了,人和人之间最远的距离,真真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是谁”。

      福楼拜说:“我每天坚持写作,每天看日出。”

      有多少人会被这句话绊倒?一个伟大的作家,每天的日出是如此重要?

      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顾能长生”,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可见,老子一定是俯仰天地间,常抬头看天,低头看水之人。他的灵感,一定来自于对自然的通和悟,其思想才能如此博大精深。

      伟大的心灵都有对天地之敬畏,对自然之爱慕,不然,也不会有笔下涓涓流淌的传世之作。

    回首 十几年的外企职场之旅,我似乎早就练就了一手“喜怒不形于色”的分身术,也看到太多太多“精致利己主义者”,为了蝇头小利和权力,争相巴结,趋炎附会,奴颜婢膝,丑态百出。这些人嘴里眼里,左一个阶层,右一个精英,放眼望去,连眼球上都是油腻。他们早已经失去了和自然的连接,活在贪欲的泥水中,失去了人之初的良善和纯真。

      而我,却是那个喜欢戳穿“皇帝新衣”的孩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切都符合规律。

    毕淑敏在一次大学的演讲中,有学生问她:“人生的意义何在?”

    毕淑敏回答是“人生的意义在于它本身无意义,真正的意义是靠我们去创造的。”

    而很多人,把贪欲当理想,把满足贪欲当成功,把皮囊当风光,把快感当快乐,踩自己同类、吃人血馒头成习惯,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占有更多的物质,“丛林法则”高于一切准则。

    而我一直觉得,尊崇“丛林法则”的人是把自己当野兽看待的。

    回到意义的话题,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对生命的感知和感悟!如果有能力,再用你的悟和思去创造、去影响他人。前者是最基本的,后者则是少数人才会有。

      不然,我们来世上走一遭,除了吃喝拉撒睡(也包括和别人争抢吃喝拉撒睡),活得和一条腔肠动物有什么区别?但这样想的人应该是少数,滚滚红尘,除了家人,谁还会值得我们付出真诚?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第一, 它把近的人推远了:比如多年不见的朋友或同学,在没有网络的时候可以给对方写信,偶尔见一面激动不已。而现在,我们在朋友圈或微信群里都视而不见,招呼都懒得打一声了,偶尔想发个言,也会因为太久不说话,觉得突然冒一句会不会太唐突?

    第二,它把远的人拉近了:如果没有网络,我至少不会那么容易认识那些和我有相似想法的人,那些水晶一样晶莹的思想,那些美而思、思而敏的心灵,时刻让我感受到他们或她们对生活的热爱,阅读他们/她们的文字让我感受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一些人的心灵是和我以相似的频率在振动,就像是和你没有血缘的亲人,多么美好。

      昨天早晨,偶然遇见今冬第一树腊梅,欣喜之余,发到美篇,发现蝃蝀刚刚也发了,这份巧合让我相信,生命的磁场是可以共振的。

      近阳历年底,江南也有了冬日气象,各种落叶乔木缤纷谢场后,还有部分顽强的叶子挂在枝头,萧瑟中独秀清寒,料峭而清寂,把冬天“衣带渐宽终不悔”之瘦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旷演绎得如此到位。

        我发现了这份美,蝃蝀和其他几位文友也发现了,我们都拍了照,分享出来,配上感想,那种同频的感觉真好。

    王国维说纳兰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如果我们能倾听自然,自然也会教我们如何成长。

图文原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散文:以自然之眼观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qc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