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与文友一夕谈

作者: 秋翁翁 | 来源:发表于2023-07-23 22:39 被阅读0次

    文/秋翁翁

    一直以来,我都在默默地写作,犹如一朵雏菊静静地开放在原野上。写作让我内心满足,清心寡欲,对于喧闹的事情向来都是避之不及。我的生活平静,不起波澜,像一部时钟那样按照自己的节律转动。

    这与当下的文学气氛格格不入,现今你不闹腾就不会有人注意你。所以很多作者在网上骂人、怼人,作者与作者之间互轻,相互贬低,相互谩骂,作者与粉丝之间互怼,粉丝与粉丝之间相互攻讦。这里我愿意把那些读者称作粉丝,原因在于他们已经不是理智的阅读者,而是头脑发昏的盲目崇拜者。他们在网上肆意发挥戾气,因喜好而分群,一群人与一群人相互嫌恶,这就造成了分群割裂。架只有越吵越凶的结果,于是就有污言秽语满天飞。戾气外溢,又导致一些人对只要是自己不喜欢的作者和作品发起攻击,于是网上就满是杀伐之声,无论熟悉的不熟悉的都想骂一骂,都想一杆子打倒,搞得鸡飞狗跳。这是现今文坛缺乏理性的声音,乌烟瘴气的一个原因。

    对于作品,我相信水到渠成,船到桥头自然直,并不急于获得认可。加之近些年见到的纸媒的质量已大不如前,有些劣币逐良币的苗头,因此极少向纸媒投稿。偶尔有地方文联组织要个稿,顺手就给一篇,有时候心血来潮也在网上贴一些。本来还寄托于某个时间再去投纸媒,只是这些年纸媒的状况江河日下,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连他们自己也转战到网络上。于是便掐灭了所有的希望,促使我重新重视网络写作,可能就此要坚持下去。

    投稿纸媒有一个好处是网络媒体无法企及的。在纸媒上刊发一篇文章,就相当于做了版权声明,这个文章的版权变相地做了认定。网络写作被侵权的几率要比纸媒大得多,这种情况让很多严肃写作的作者心生忌惮。我了解到有些网文作者,小说写了几百集,结果被盗版的人拷贝过去,扩充到上千集。维权过程冗长而麻烦,一个作者哪有那么多心思与精力和这些烂事斗智斗勇。于是就有人吃哑巴亏,有人就此放弃,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民法典》、《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实行,构成制度保障,一定程度上震慑了侵权行为。尤其最近,全社会都在关注数字资产的保护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网络创作。锁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尽管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消除侵权现象,最起码到时候大家能有个依仗。

    暂时放下这些烦心的事吧,谈及它们就会心烦意乱,文思迟滞,行文艰涩,很不舒服。

    对于文学,我抱着极庄重的态度,很多时候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尽管是个末学后进,但这丝毫不妨碍我在这条路上一直探索下去。

    我对文学的喜爱渊源很长,对于文学阅读一直保持着特别的热情,由此必然会产生文学态度。对于读过的作品,我一直以为《静静的顿河》是最好的作品。在现代作家里,萧红与王小波是我最推崇的两位作家,前者把文章写得那么美,后者把故事写得那么耐读、耐听,他们的文章堪称为汉语文学的典范。

    我不喜欢中庸式的表态,好像两头讨好,两不得罪,那种墙头草式的做派让我很难受。

    近年来,我们的文学家、教授、文史学家都在不遗余力地扒往圣的八卦素材。文史学家关心往圣的香艳故事,并形成洋洋洒洒的赘述文章。教授们在分析侠义小说中角色的武力指数,比较角色中谁最侠义,煞有介事地写下比较文章,洋洋得意地介绍分析方法,并刊发在重要的文学刊物上。

    他们作为文学的主力军,占据着国内主要的文学资源,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内的创作氛围,影响着一部分作者的创作选题和创作趣味,在文学领域内具有领军的作用。当这样重要的力量都去摸鱼,都去不务正业,那又何谈文学的发展。

    如果我们的文学工作者热衷于做这些无厘头的事情,那我们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就钻进了一个死胡同。

    作家有义务为历史存证,我们不能一味地胡编乱造。有时候需要去观察和审视社会,即便标注纯属虚构,也应该有现实的影子,这应该是写作的重要意义之一。这是另一个话题,有机会再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7-24 与文友一夕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rq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