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文化之起源衰落
上一篇文章我仅仅是总体上论述了世族的兴起,鼎盛,衰落,而东汉末年三国恰恰是世族形成之时,西汉时期汉武帝独尊儒术,朝中官员多以经术入朝为官,形成累世公卿,曹魏之时,魏文帝曹丕有接纳了尚书令陈群的建议设置九品中正制以为选官之道,由此世族之人可以凭借家世参,这就是世族起源。
上文中我也谈到了三国时期,三方势力均有世族依靠,其中曹魏势力得到了世族认可,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但是对于东吴之地的世族采取怀柔之策,基本上没有使他们受到兵乱的伤害。西晋时虽仍袭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评定者家世的封爵与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选择人才的作用,以致于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础上,后汉、曹魏以后世代高官而且世袭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
西晋亡后,在门阀士族的拥戴下,东晋王朝得以建立,但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北人士族与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层与下层、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各大族之间、中央与地方(主要是南方)等错综复杂的矛盾。终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东晋时的世族处于权利的重心,此时的世族总有政权和军权,掌握了朝廷的决策。在南朝时因为中央政府的调控,以宋武帝刘裕等人的压制政策,士族发展缓慢,在侯景之乱中世族受到了严重打击,终南朝之世,无论侨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仅政治上早已无所作为,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也都一落千丈。
随着李唐的兴起,关陇贵族集团成为了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士族不再了。隋唐时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使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的规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三是农民战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从此,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这里纠正一下,我可能将世族与士族打混了,这里我写的是士族而不是世族。其实世族是士族的衍变,抽空我会把这个衍变补上的,嘿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