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群里有一个关于茶的谈论,有群友认为茶有特有的文化。
结果就遇到一些不同的声音。
我觉得这种声音也是挺有意思的,通常讲文化的,往往都是在讲情怀。
1
文化的来源,是由很多人都统一的行为准则。
比如说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人活着就是赎罪的”。而中华文化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坦白讲,个人认为,西方文化更接近人的本性,因为人本性都是自私的。所以最近的法国暴乱,正式体现了这种人性极度自私的一面。而这次法国的动乱,也是由法国文化——推崇自由,所造成的。对人的行为规范没有进行约束,到了今天自然就集中爆发出来。
相反的,由于我们的古代统治者早就意识到人性的恶,也通过“性本善”这种美好愿望来约束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规范,才有了今天东方文明的和谐发展。
这里面,并没有所谓的对错。毕竟此一时,彼一时。
当年因为清朝政府过度推崇和谐,于是故步自封,导致西方科学发展起来,也被西方打破了国门,开启了我们上百年的屈辱历史。
反观今天,也因为西方世界的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人也都养懒了,(更有甚者,认为西方国家的这些财富积累,正式建立在过去从清朝开始的掠夺和后期上百年剥削的基础上。)也开始故步自封起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都开始闭关锁国了。
可惜历史也是惊人的相似,因为物质极大的丰富,所以精神也空虚起来,所以du品也泛滥了。
看来某些国家不亡国一两次,是不会有重大变革的了。
因此,文化无所谓好坏,只要是长年累月流传下来的,就是文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0280/54170fe75967c6a4.png)
2
至于说茶文化,也是一种文化,不过是小众一点而已。如果真说是文化,现在的年轻人也没多少人真的爱去品茶。至于说奶茶,不过是学了一些港台的文化,但是跟茗茶,可以说距离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如果我们真的要较真,以日本的茶道来看,那又不一样,毕竟茶道不只是茶本身,而是一套操作流程,甚至上升到“道”的境界,可以说成为一种处世哲学,而不是仅仅靠一两款产品就在招摇过市。
正如韩国的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源自我国,而且这个节日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有。但是据说韩国也有一整套的仪式,比如团拜这种一整套的团队活动,而在国内,这些习俗不过是划划龙舟这种小众活动,这些年可能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场面还大一点,龙舟比赛才成为更广泛的活动。如果搁以前,可能就是吃吃粽子,连包粽子都不多见了。
说起来端午的习俗还有很多,据说以前还有祭祀河神的活动。可是我们现在也真的很少见了。如果不是韩国把端午节申遗了,估计我们都没有危机感,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节日文化慢慢淡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0280/66f4dcfc736963bc.png)
至于说到底哪个国家的端午节才是文化,这真的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如同,鸡同鸭讲。
3
什么是鸡同鸭讲?
看看奇葩说就知道了。
奇葩说:陈铭詹青云开杠极速攻防,超燃_腾讯视频
生活中有点人说话总是,咄咄逼人,就像火药桶,不管对他说什么,他总要看不过眼,似乎不太融入我们的中庸文化。
不融入就不融入吧,大家在群里吵起来就吵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文化人就喜欢讨论这种形而上的东西。至于真的干实事的人,就不太爱搭理这种讨论,闷头就把事情干完了。
情怀讲多了,实事就干得不多了。
像江小白一样,很多人都认为江小白的情怀做的不错。相信大部分人大家都认同这种说法。但是它小情怀做的再好,如果看看它的市场销售数字,利润率还抵不上一家中小规模白酒厂。
小米也够情怀了,的确也做的不错,还上市了,但是利润率才不到1%。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也是够寒颤的。
如果从其他角度来看,小米的贡献度非常高,比如它让更多的3、4线的老百姓用上了好的产品,也就是消费升级了。这的确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同时可以看出来,当一款产品在讲情怀的时候,往往都是利润不高的。
讲真,对于茶来说,大部分还是看重口感。至于考虑到口感、卫生等方面因素,大品牌的茶绝对是碾压市场的,说的就是中茶和大益。靠情怀做茶做茶,往往是做不长久的。
4
当然,如果做茶能做成IP那倒是另当别论。毕竟IP营销的本质,并不是产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谁家的产品都差不多,就看为什么要买你家。
对于IP 来说,就算他家的产品质量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只要不差,凑合着能用,还是可以获得不少粉丝的捧场。
这就是IP营销的本质。
另一方面,正式是因为江小白的情怀广告做得好,才能让它能活下去,如果连情怀也没搞好,而论品质,按照坊间流传的说法,江小白的质量只能以呵呵来形容,这样的产品,估计就很难在市场上活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0280/49589d1653c59f03.png)
5
至于说情怀到底好还是不好,我觉得都不重要,对于客户来说,要不要买茶,是考虑综合因素的,购买的理由可能是情怀,也可能是品质、也可能是其他(比如老板娘比较漂亮。)这些我们都无法衡量,但是作为营销人,内心就要清楚,至少要在某一项能力上发力,才能活得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