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成绩的分数可以很直接的衡量出读书、做题的质量,尽管不能代表全部,但它毕竟能够作为一个大众指标去评定。
等到我们慢慢长大后渐渐退出校园,人生的大书我们就不再那么容易再做出清晰的评定。生活中再需要看什么样的书、感悟与分配什么样的生活,就也变得越来越漫无方向与复杂。
网络上会看到有人规划自己的读书情况,什么类别到数量,分享的像模像样,树立一个长期或者短期的目标,有的人一周一本、三天一本,甚至还有见过一天一本书的读量,不论书目关于工作还是更倾向生活,我想,必然还是一定对其有收获。
于我,就并没有很自律与励志,对于看书,尽量多类别、尽量多地域。看多少算多少,看多久算多久,没太重的目的性,也就没那么的着急。像在2022年一年里,大小厚薄的书,读着算下来有20-30本差不多。
其实,如果时间过了半年左右,我也就不那么清晰的记得读过的书目了,甚至时间再久一点,如果不是有笔迹等痕迹的留存,会根本不记得有读过其中哪一本书。往往人们在说话与写作中,会引用一些名人名句,在这一方面我就很少能够说上些什么,因为真的很少记得,只是那些话、那些段落、那些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感情与意思,会以一种像是“感觉”的东西被自己记得。
有些人会主张大家看书时,尽力去记得这个书,当然也有他们的好意在,只是我个人还无法做到。个别人也赞同,但因为也同样做不到而很是苦恼。我想,离开校园之后,还能够再有兴趣与时间去选择读些书,应该是一件欢乐并值得庆幸的事,不应该给它加上苦恼的负担。
就不如先看起来,各人的生活环境与个人能力习惯都不同,最多分享一个读书的大方向,而细节之处,无法原样套用。所以就不如跳出条框,拿起一本已选择的就先看起来,然后再自己找自己的节奏,可能也很好。
如果说读书快慢算是对见识广度的一个涉猎,那么读书收获感悟的深度,就是质在发生飞跃。相同的一句话,在不同时刻、和情境下深读,从不同的人笔下与口头表达中,都会带给人不同的感触。醍醐灌顶可能就在几个时刻里,尽量努力别错过了就好。有些书,可能只读到一半,就可以合上了换下一本,因为它要告诉你的,你已经很清楚你已经知道了。
惬意些,别那么重的负担,把书里的“美好”读出来,才不辜负你当初精心的挑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