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老师的书,我只读过一本:巨婴国,却有很多感触,发现周围年纪和心智不匹配的人很多,带给了我自省和观察其他人的全新视角。2017年孩子生完后患有产后抑郁,也去咨询过心理医生,没有继续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我的病情并不严重,还可以自我调节,主动自我更新比他人干预更有成效,于是我选择在得到上学习武老师的心理学课。
“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这句话是最打动我的,小时候,总爱模仿电视里的人物的行为,ta矫情我就矫情,ta强势我就强势。我不知道我是谁,我只知道父母觉得是好的那个人,我就想成为ta。长大后,在脱离父母的管束后,这种思维严重困扰到了我,我是谁,我的三观是什么,我喜欢什么,我要去做什么,一概糊涂,情绪上很惶恐,为了取悦别人不惜隐藏自己。虽然我的现状还不差,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省级事业单位。。。但是对于自我的寻找和探究以及最终做成自己也许才是这一生中成功的事。
1、我们外在命运和我们的内在想象(内在意识)其实是镜像的关系,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外在命运,就要去认识、去改变你的内在意识!
一定要注意平常我们不经意说出来的话,因为你一旦说出来,出于人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你就会爱上这句话,还会把事情朝着这件事上面推动,最后让他成为现实。很多人以为这是命运之神在左右,殊不知,那就是你自己在左右你自己。很多然命运看似不幸,关键也是自恋在作祟,只有选择比自己差的人,才能衬托自己的好,然后再把周围的人弄成更差劲的人。 自恋其实就是两个特质:我是对的,我比你强! 我想起我一个朋友长得很帅,但是他老婆却很丑,我一直都不太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后来学了心理学课,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这就是自恋在从中作祟,他就不敢找美女。
2、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内化的权威期待
比如我爸就觉得我适合当公务员,从小就觉得,于是我当了公务员,我爸觉得我就是个糟钱,没吃过苦的人,于是我吃遍同龄人不曾吃过的苦,我妈觉得我不能骄傲,于是我永远自卑。。。权威的期待是巨大的影响,带给孩子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他通向两条不同的路:贬低和攻击带给孩子自卑和猥琐,赞扬和喜爱带给孩子自信和自强。所以最近我要找一个保姆来带孩子,第一个要求就是:满满的喜欢!但是父母的权威期待只是引导,在成长之路上我们自己也可以努力的改变,活出自己,那是因为自恋的力量。
3、身心合一达到高峰体验
无论是权威期待中的消极和积极期待都不是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状态就是头脑放空,身心合一,只要达到如此的高峰体验,才能够变得出类拔萃,甚至称王称霸,而不仅仅凭着自恋和竞争。我最好的高峰体验就是当年复读的时候,每天身心合一,神清气爽,沉迷学习不可自拔,本来是因为整日沉浸在感情中纠结失落成绩下降才复读的,反而因为状态太好而招致了许多追求者,真是你若精彩清风自来^_^。
4、 尊重你的感觉
以前总想通过某一本书某一个电视剧,看着故事的结局让自己成为ta,走上注定好的结局,殊不知,人性复杂,找不到一个简单的原则是无往不利的,如果有,那就是:尊重你的感觉!这六个字简直醍醐灌顶,我们太多时候考虑的是别人的感觉,照顾别人的情绪,到头来,能为你负责的还是你自己。
5、断开循环,重新构筑人生脚本
仔细想来,在我身上有几个循环制约着我的人生:
1、拖拉: 四月份我在买房子的时候被告知要提高首付以及贷款比例,原因就在于2013年我刚还房贷的时候总是拖到最后一天才交,有些时候就会忘记,也没有打电话跟银行沟通取消不良记录,于是一共有十一个月连续拖欠,造成了很不好的记录,不是没有钱,就是拖拉!
2、不思考总结:遇事不思考,自己的脑子容易接纳别人的观点,但是不坚定的自己的想法!看书不思考,看完啥都不记得!做人不思考,总是遇到一些相似的人!
3、重新开一局:基本上这一局遇到挫折,就想重新开一局,比如做论文的时候,这个论题出现问题,就想换一个,麻痹自己觉得另一个没有问题!在这个单位上着班,总觉得下一个单位就这些烂人,会更舒服!不解决问题,逃避问题就是重新开一局的最根本的动因!
4、不自信:这个真是制约我自己的最大问题,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这一点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其实父母本身也不自信,对于子女也不自信。
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权威期待带着自己走上了预设的这条路,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脚本,但是通过后来的觉知,断开糟糕的行为和思想的循环,破解隐藏在里面的秘密,只有让这个人生脚本stop,才能开启新的命运之旅。
苏格拉底:未经省查的人生不值一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