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本成功学,里面有个观点挺有意思。
书中说,即便你很优秀,也不要自己在上司面前自我夸耀,因为这样容易引起上司的反感。那么如何才能让上司知道你的优秀呢?书中又说,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他人之口在上司面前替你夸一夸,如此既不会引起上司的反感,又可以让上司知道你是一个优秀的人,从而更加关注你,甚至给你升职加薪。
这种说法,在多数情况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也未必在什么情况下都适用。有时候,即便有人诚心在上司面前帮你说好话,表扬你,也未必是好事,你甚至还可能因此惹祸上身。
三国时,北海王曹衮(魏文帝曹丕同父异母弟)勤奋好学,行为谨慎,未曾有过失。
王国的文学和防辅(三国时魏国官名,设于诸王的封国之中,以监察诸王的行动)商量说:“我们奉命观察北海王的举止行为,他有过失,我们要上报朝廷;有善行,我们也应该向朝廷汇报。”二人于是联名上表,向魏文帝曹丕陈述曹衮的优点。
曹衮知道后,非常惊恐,责备文学官说:“重视道德修养,约束自己,这是做人的本分,而各位却将这些上报朝廷,恰恰是给我增加负担。如果有善行,不怕朝廷不知道,而诸位急迫上报,是在给我帮倒忙。”
大家都知道,魏文帝曹丕是个疑心极重的人,老担心自己的兄弟们图谋自己的皇位,故而对诸侯王的限制和监控极其严格,不仅规定各王国只能拥有百余名老兵作为警卫,各诸侯王即便与都城隔绝千里也不允许到京城朝见皇帝,还在各诸侯王国设置防辅和监国等官员,以监视诸侯王的行动,诸侯王一旦有些许的过错或恶行,便立刻会被传到朝廷让曹丕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各诸侯王虽然保有封国的空名,却没有真正的实力;虽有王侯的名号,实际上却与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两样,想当平民百姓而不可得,全都战战兢兢,唯恐有什么过错或恶行被曹丕抓住把柄,人头不保。
有过错或恶行的诸侯王需要担心受怕, 那么像曹衮这样勤奋好学、行为谨慎、未曾有过失的诸侯王为何也要担心呢?
这同样与曹丕的疑心极重有关。如果某位诸侯王品学兼优,没有丝毫过错,那么作为上司的曹丕会作何感想呢? 以他疑心极重的个性,必然会认为,这家伙如此优秀,意欲何为?将来会不会与他抢夺天下?所以,当他发现某诸侯王过于优秀时,就极有可能提前动手将其扼杀。
由此可见,如果遇到疑心重、胸襟狭隘的上司,即便有人诚心在你的上司面前帮你说好话,表扬你,也未必是好事,你甚至还可能因此惹祸上身。这也正是曹衮知道王国的文学和防辅联名上表向曹丕表扬自己的优点后,会感到非常惊恐,会责备他们是在给他帮倒忙的主要原因。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的上司疑心太重、胸襟太狭隘,为了自保,聪明的人有时候就不得不故意做出一些无关痛痒的过错或“恶行”。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疑心也重,因此,名将王翦在受命出征楚国时,故意不断向秦王索要田产财帛,要这要那,以此来告诉秦王他没有别的野心,只想当富家翁,从而打消了秦王的疑虑。
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的疑心也重,杀了不少功臣,萧何于是故意“自污”,采取低价、赊借等不法手段从老百姓手里购置田地、房产,以此败坏自己的声誉,从而向刘邦表明自己没有与其争民心的意图。
同样在西汉,吕雉独揽大权后,陈平和曹参为了自保,也故意以沉迷于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来消除吕后的疑心。
王翦、萧何、陈平、曹参,这些人全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上司疑心太重,对自己有疑虑时,竟然都不约而同地故意让自己有过错或有“恶行”,这不是毫无道理的。
魏明帝曹睿即位后,一向行事小心谨慎的皇叔曹衮在回京师觐见时突然一反常态,做出了违犯京都禁令的事情,从而被有关部门弹劾,被削去两个县、七百五十户的封邑。曹衮如此做法,与王翦、萧何、陈平、曹参等人的自保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也算是个聪明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