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很久以来就有写妈妈的冲动,但每每提笔,却不知写什么。妈妈在别人眼中,是一位很普通的女人,不起眼,没有什么特别之举,但妈妈却给了我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妈妈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山村,是大姐,下面有个妹妹和弟弟。外公是村书记,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支持妈妈读书。
妈妈很感谢父母给她读书的机会,村里没有中学,她愿意步行数公里到邻乡中学读书。
以前走的都是山路,没有公路,一到下雨天,山路泥泞,没有好鞋,走得全身都是泥。
因为路途遥远,早上在家里把饭带出来,中午在学校吃,晚上就在乡里的亲戚家吃。亲戚做生意有点钱但非常小气。
妈妈每次放学,吃不到热饭热菜,又不敢和外公外婆说,怕没机会读书。初中毕业后,回村当民办教师。
后来经人介绍,和爸爸结婚。爸爸也是农村里的娃,家里非常穷。 妈妈年轻时结婚,外公给她的嫁妆就是两床被子,外公一辈子很清廉。
爸爸这一辈子忙于事业的拼搏,无暇顾及家庭。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家庭和工作,两者兼顾,这份责任心,把妈妈锻炼成三头六臂的超人。
爸爸高中毕业,在县城银行当业务员,经常走村入户,求别人存钱。天道酬勤,经过几年努力,爸爸成了国家干部,吃上了商品粮。
爸爸在县里工作,妈妈民办教师不当了,到县城工厂做修理工,学徒工只有18元一个月。
妈妈在工人岗位上辛劳一辈子,不求名利,脚踏实地。她为人谦和,在亲戚里是出了名的。
计划经济年代,通行粮票,有钱不一定买得到粮食。她和爸爸工资不高,要养4个孩子,生活捉襟见肘,妈妈曾经借粮票度日。
别人不知道,以为爸爸是“公家人”,村里唯一一个有出息的人。许多农村来的亲戚、老乡,舟车劳顿来到我家,找工作、入学、看病……
那时交通、通讯不方便,客人来了,爸爸不好意思拒绝,都安排在我家住。
我家像个招待所,人来客往,一天三餐。妈妈像个服务员,笑脸相迎,热情招待,客人满意而归。
我那时上初一,家里经常来客人,没有安静的环境学习,让我很有怨气,看到客人爱理不理,妈妈就制止我这种行为,开导我要懂礼貌。
妈妈很少去别人家串门,但到我家串门的人却很多,原因是妈妈很少说别人的是是非非。但凡别人所说的,她就当没听见,那些串门的人出了我家的门,再没有第三个知道她们说了什么。
妈妈不管在哪里,从没有和人吵过嘴。她不善言辞,但却用自己的行为证明她的为人。哪怕是算计她的人,她通通以德报怨。
这就是我的妈妈,尽管她一生辛劳,尽管她一生不富有,但她给予我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平等、博爱、慈悲、包容。这样的财富,我们四个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一一继承。我很幸运拥有这样的妈妈!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2)篇1041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