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是在多年前读过的《小说的艺术》,我记得那是一本很好读的书,比较流畅,顺利地就读完了。
后来无意中接触到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它的情节结构是松散的,其中有大段的哲学思考成为不少章节的主体,理解起来很是费神,终究因为小说行文中穿插的大段说辞,实在不愿动脑筋思考前因后果而放弃了,大概只读了几十页。现在又重新捧读,也算勉强看完,书中深奥的道理没有深入领会。
读书也是要讲缘分的,这次就读到这种程度,不一定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机缘下一定会重新拜读,到那什么可能就会明白其中更深的奥义了。
我对作者本人及其创作倒是很感兴趣,就简单介绍吧。
米兰•昆德拉生于1929年4月1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当过音乐学院院长。
昆德拉童年和少年时代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他有很多时间在父亲的书房里活动,他可以任意浏览父亲众多的藏书,可以悄悄听父亲给学生讲课,可以跟着父亲学习弹钢琴。因此,在他十多岁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
十三四岁时,他师从捷克出色的作曲家保尔•哈斯学习作曲。因为哈斯先生被关进集中营,再也没有出来。昆德拉还写下了一首诗《纪念保尔•哈斯》,这是昆德拉创作的第一首诗歌。
十八岁之后,他沉迷于造型艺术,一心想当雕塑家和画家,曾为剧院和出版社画过不少插图。还狂热地爱上了音乐,也能热情投入到写诗之中,可以说爱好广泛,多才多艺。
十九岁考入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经常去听音乐课。后来又到布拉格电影学院读电影专业,并在那里毕了业,并留校当了一名教师,教授世界文学。
这期间,他开始大量阅读理论书籍,并继续完成大学期间就已开始写作的《小说的艺术》一书,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才写完。凭借这本书,他既获得了教师资格,也有教学方面的需要,同时解决了文学实践中的一些困惑。
《小说的艺术》1960年出版,1964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奖。紧接着昆德拉先后写过三个剧本。
1958年,他在写剧本的间隙,他花了一两天时间就写出了《我,悲哀的上帝》,这是他的第一篇小说。写完第一篇后,他又陆陆续续写出了10篇。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时间跨度整整10年。
在这些小说中,真正开始给他带来世界声誉的作品是小说《玩笑》,印数达到几十万册。还被拍成了电影。
1968年8月,苏联的坦克,在“保卫社会主义”的旗号下,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一夜之间攻占了布拉格,扣押了捷克党政领导人。曾经是共产党员的昆德拉,《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被开除党籍,在电影学院的教职也被解除,所有作品都一下子从书店和公共图书馆消失,同时还被禁止发表任何作品。
1975年,在法国议会主席埃德加•伏奥雷的亲自请求下,捷克政府特准米兰•昆德拉和他的妻子前往法国,在雷恩大学担任助教。
1978年,米兰•昆德拉和他的妻子定居巴黎,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8年,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将其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
昆德拉在法国,由于文学声誉日增,后来法国总统特授他法国公民权。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各种国际文学奖。
1985年。文学评论家李欧梵在《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了《世界文学的两个见证:南美和东欧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发》,介绍了南美作家马尔克斯和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以及他们各自的代表作,昆德拉被正式介绍进入中国。
1987年,由韩少功、韩刚合译的长篇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最早在中国出版,立刻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征服了众多读者。
1995年秋天,捷克政府决定将国家最高奖项之一——功勋奖授予米兰•昆德拉。他欣然接受。谈到获奖感受时,昆德拉说:“我很感动,也许可以说,尤为让我感动的是瓦茨拉夫•哈维尔给我的信。特别是信中的这样一句话:他把这次授奖看作是给我与祖国和祖国与我的关系,画了一个句号。”
2019年11月28日,捷克驻法国大使彼得•德鲁拉克在巴黎昆德拉的公寓里拜访米兰•昆德拉,以递交他的公民证。米兰•昆德拉重新获得来自祖国捷克共和国政府的公民身份。
2020年9月20日,米兰•昆德拉获得弗兰茨•卡夫卡国际文学奖。昆德拉在电话中为获奖表示感谢,他称对此感到非常荣幸,尤其是因为这是卡夫卡奖——一个以他感到非常亲近的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项。
昆德拉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就这样,昆德拉由政治走向了哲学,由捷克走向了人类,由现时走向了永恒。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则几乎达到了探索之巅峰,被公认为当代世界文学经典。曾经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昆德拉真正赢得世界性声誉的第一部作品。
书中昆德拉奏响了他的四重奏:以主人公医生托马斯,妻子摄影爱好特蕾莎,曾经的情人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展现了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
要清楚托马斯之所以有现在的所作所为,必须弄清楚他与前妻的关系。
托马斯和第一个妻子一起生活不到两年,有一个儿子。离婚宣判时,法官把孩子判给了母亲,要托马斯将三分之一的薪水付给母子俩,由此保证他每月可以看儿子两次。
但每次托马斯去看儿子时,孩子的母亲总是制造各种麻烦。遭遇来自前妻和自己亲人的干扰后,没过多长时间,他就让自己从妻子、儿子,母亲和父亲处脱了身。但从中给他留下的唯一东西,就是对女人的恐惧。
他渴望女人,但又惧怕她们。在恐惧和渴望之间,必须找到某种妥协;这就是他所谓的“性友谊”。他常对情人们说: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惟有这种关系才能给双方带来快乐。
为了确保“性友谊”永远不在爱的侵略面前让步,就算是去看老情人,他也要隔上好一阵子。而且和别的女人一起,他从来都不过夜。要是去她们家幽会,事情很简单,他爱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
如果她们来家里,下半夜他得送她们回去,他有一种无法克服的需要独处的强烈愿望。他讨厌深夜在一个陌生的身体旁醒来。
特蕾莎是个意外,她是乡下小酒店的女招待。他弄了一个转租的单室套,她得把她笨重的箱子搬到那儿去。他想照看她,保护她,享受她在身边的快乐,但他觉得没有任何必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醒后发现特蕾莎紧紧地攥着他的手时会如此惊讶!他看着她,难以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回想起刚刚逝去的几个小时的时光,以为从中呼吸到了莫名的幸福的芬芳。从那以后,两人都乐滋滋盼着共同入眠。
几经辗转,特蕾莎的地位从一个女招待上升到了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做了摄影记者。然后,特蕾莎渴望移居国外,托马斯像被告接受判决一样接受了特蕾莎的这一愿望。他是身不由己,就这样没过多久,他便带着特蕾莎和卡列宁(小狗)来到了瑞士最大的城市苏黎世。几个月后,特蕾莎回了布拉格。
他跟特蕾莎捆在一起生活了七年,七年里,他每走一步,她都在盯着他。仿佛她在他的脚踝上套了铁球。等特蕾莎离开了他,他的脚步突然间变得轻盈了许多。他几乎都要飞起来了。此时此刻,他在品尝着温馨的生命之轻。
作者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昆德拉把人类存在的生命内容形态提炼出来,沉淀为具有丰富内蕴的关键词,凝聚为具有内在张力的存在编码:重与轻、灵与肉、媚俗与脱俗、力量与软弱、神圣与普通、选择与被选择、自由与限制、人间与天堂、偶然与必然、反抗与妥协、瞬间与永恒等。
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让人难忘: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英俊,第二个机智,第三个富有,第四个健康,第五个高贵,第六个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有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
她不爱特雷莎,她觉得特蕾莎是她的拖油瓶,害得她只能待在第九个男人的身边——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过两次离婚的男人。然后,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变成泼妇。
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你所喜欢的一切特质。所以作者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
读着读着,就让你想到身边的人,在某一个人的身上,绝不会拥有你想要的所有特质,你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因而,你一定得明白,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千万别贪心太多,小心那重量你承受不起。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就是昆德拉对生命和整个人类世界的全部感悟。都是人自作聪明,也因为人自身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思考得越多,以为越接近真理了,却发现我们反被上帝愚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