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阅红楼第二回有感(四)

作者: 81ee8ac83743 | 来源:发表于2018-03-31 09:56 被阅读34次
(连载)阅红楼第二回有感(四)

1.

“他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个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

贾宝玉小时候就与众不同,冷子兴就此断定这个孩子将来是色鬼无疑了。宝玉从小就扎堆在女性群里,他与姐妹丫鬟一起的时间胜过于与男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女性不被尊重,可是宝玉却逆行传统社会文化,爱惜女性,尊重女性。

贾雨村不认同冷子兴的看法,他有自己一套的人生哲学。贾雨村认为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大仁,一种是大恶,第三种是夹在大仁与大恶之间的混合性的人。

"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着,上至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

现今朝廷昌盛,主要为正气,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就藏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尔因为被风吹荡就被泄了出来。正气与邪气交战,两者相战后,残余之气如被男女偶然秉着,就成不了大仁大恶者。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

贾雨村就这样解释了贾宝玉这样与众不同的性情形成根源。这种对人性的认识就不再是一刀切得进行了。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我们被教导的人性观都是两极端的,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好人就是爱国,敬业,爱家,爱人民,遵守法纪,坏人就是犯法,不爱家,不爱人民。慢慢长大后,阅历增加了,我们看人就不再这么单纯得一刀切了。

就算是坏人,他也可能是个孝顺子。就算是好人他也可能内心邪恶。因此人性是很复杂的,多面的。

大仁者像孔子,孟子,他们被描写成像神一样,没有任何的人性弱点,我们跟他们似乎是两个档次的人。他们是生来被崇拜的,被学习的。

大恶者像夏桀,秦桧,他们被描写成极坏像魔鬼一样,没有任何可以值得同情的地方,好像他们生来就是这样的邪恶。

这是统治者别有用心的政治欺骗,误导了很多青少年对人性的认识。

真正的人性观应该是立体的,多面的。《圣经》记载着亚伯拉罕的生平时候,作者依然有写他缺点的一面。在写大卫王的时候,年轻如何敬虔爱主,年老又如何借刀杀人的犯罪事实都记录下来,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人性。

“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

贾雨村列举了历史上不迎合社会主流的人物,他们都是在那个时代被视为另类的人。可是放到今天来讲,社会发展进步了,思想开明了。我们会欣赏这一类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活出自我的个性。

从这里可以看到,作者曹雪芹本人就是不迎合整个大统文化的人,他要逆流而上。

“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比呢!你们这等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的很呢。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

这是贾宝玉的女性观,真的是逆封建社会主流思想。

相关文章

  • (连载)阅红楼第二回有感(四)

    1. “他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个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

  • (连载)阅红楼第二回有感(三)

    诗云: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要了解事实...

  • (连载)阅红楼第二回有感(一)

    1. 封氏的丫环姣杏因当年贾雨村落魄居住庙里而多望了几眼,如今就逆袭而上做了本府贾雨村的夫人。在那个封建时代,家里...

  • (连载)阅红楼第二回有感(五)

    1. “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子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

  • (连载)阅红楼第二回有感(二)

    1. “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女如珍。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

  • (连载)阅红楼第四回有感(四)

    1. “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那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世之家。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

  • (连载)阅红楼第四回有感(五)

    1. “薛蟠心中暗喜道:“我正愁进京去有个嫡亲的母舅管辖着,不能任意挥霍挥霍,偏如今又升出去了,可知天从人愿。””...

  • (连载)阅红楼第三回有感(四)

    1. “一时黛玉进入荣府,下了车,众嫲嫲引着,便往东转湾,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法院落……靠东...

  • (连载)阅红楼第五回有感(四)

    1.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几句是讲到袭人的命运。她是宝玉身边的大丫头,...

  • (连载)阅红楼第二十回有感(四)

    “宝玉便说:“在宝姐姐家的。”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宝玉笑道:“只许同你顽,替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阅红楼第二回有感(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zw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