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人每到月圆之夜,都会抬头望天,仿佛望得见相思,看得穿离愁。每到秋日,见款款落叶,又会抬头望天,仿佛看得见故人,越得过山川。
月在古代象征了思念,是旅人对家的惦念,是丈夫对妻儿的挂念。秋则代表了离别,代表了怀人,亦代表了思乡。
月和秋重叠在一起的那天——中秋,是双重感伤的一天,也是诗人必饮酒大作之时。如苏轼,一年中秋,他想弟弟苏辙,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又一年谪居,他想起了曾经的过往,哀伤地写道“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中秋依然是我们的思念之节。我们虽然读着经典的诗文长大,怎奈却写不出一首古人那种意境的诗。
我们早已长大成人,或成家立业,或漂泊在外。此去经年,是良辰好景虚设。
曾经,那份絮絮叨叨的亲情要我们感到透不过气,想要逃离。真正离开了,才发现,他乡的明月,并不圆,总感觉少了一块儿。少的,可能就是那份曾经让人窒息的唠叨。
曾经,青春年少时,我们踌躇满志,心高气傲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可以改变世界,改变命运。有些时候,即便已经用尽全身力气,也还是无能为力。在认清了社会与生活的真相后,才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宇宙没有尽头,家就是我们的失意、彷徨的尽头。
又曾经,我们觉得,工作很重要,应酬也重要,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家以外的空间。我们忘记了,亲人在变老,我们却没有变得更好。在那个秋的月圆之夜,陡然转身发现,忽视了的,原来是最重要的。不是他们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不让我们为难。
在外,我们是工作的勇士,生活的战士。唯有佳节之时,内心的那份细腻才会变得更柔软,回首过往,我们才发现,曾经盼望的长大,原来如此的残酷。
今年的中秋又如约而至,又同样激发了来自心底的那份思念——或是曾经的一封信,或是过往的一本回忆录,亦或,是一段尘封的往事……
离别的方式有千万种,无尽地思念却统一只有一种。
佳节升明月,你我共此时。
爱不断,回忆就不会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