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去参加了一场沙龙活动,主题是“音乐与亲密关系”。
不同人的音乐播放清单有着不同的风格,喜欢的音乐类型和人格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活动的主持老师希望我们每个人找出自己心目中分别代表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歌曲,来从中分析出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其实在参加活动前我也没有对分析结果抱太多期望,总觉得单凭几首歌曲就能分析出来亲密关系实在有点扯,不过至少总能看出点什么。于是抱着能多结交点朋友的心态,参加了活动。
此刻回顾了一下整个活动,我大概有以下这些想法。
歌曲是自己内心的映射。活动首先是每个人轮流分享自己心目中的男人歌和女人歌。我选择的男人歌是李健老师的《美若黎明》,因为在我心目中,李健老师就是一个完美的男人形象,高颜值、高学历、爱健身、爱读书、幽默、顾家,听他的歌就能联想到他的人,完美诠释男人歌。我选择的女人歌是《请回答1988》里面的主题曲《惠化洞》,因为这部电视剧里的女主成德善,太符合我心目中完美女生的形象了,而这首音色甜美的韩文歌曲,也能够带给人对于青春、成长、爱情的无限遐想。
除了每个人可以从自己选的歌曲中看到自己之外,对于同一首歌,每个人都会把自己心中的形象代入进去,产生不同的见解。活动中,我们票选出了《少女的祈祷》的钢琴版作为女人歌的代表,大家一起听完一遍后,纷纷讲了自己的看法。比较有意思的是,一首在我看来全是重复旋律的钢琴曲,在大家眼里有各种各样的甚至自相矛盾的解读。有人说感觉到了女孩的羞涩,有人说感觉到了女孩对爱情的幻想,有人说感觉到了女孩的束缚,有人说感觉到了女孩的自由。当然这是一首无词歌,每个人都可以天马行空的见解,但是有的人甚至还扯到女权就未免有些太无中生有了。
在写完上述两点后,我心目中突然产生了一个问号,这场沙龙活动到底教给了我什么。然后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点,关于大城市里的社交。虽然身在深圳这样的大都市,有时候我却感到,城市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高效,反而徒增了很多麻烦。就比如我上次参加深圳书城的周国平老师的讲座,兴致勃勃的做了一个小时地铁到来,原先定的是4点开始却因为上场活动的超时而推迟到4点半开始,因为时间原因,周国平老师讲了5分钟后,不得不被提前结束讲座,开始签名售书。我铩羽而归,无比讨厌这令人作呕的商业气息。这次的沙龙活动其实也是忙里偷闲,也许我本可以花一个晚上好好看书,或许会收获更多。虽然活动并没有带给我预期的收获,但确实也没有必要深究活动的意义,很多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或者很难立刻给你反馈意义,它们的存在就是让你更珍惜当下你认为对你有意义的事吧。又或者说,大概年轻还是允许我们去漫无目的,去等待邂逅的吧。
再扩展一点讲,其实我自己也蛮不擅长参加这类活动的,每要轮到自己发言就紧张的一直喝水,每到自由发言总是等大家把话都说完了,我后面再说或者不说。我有个经常参与相亲趴的朋友和我讲,一段高质量的自我介绍是很有杀伤力的。感觉这类社交活动,是需要能够将能量瞬间爆发的,对于那些内向的害羞的慢热的人,或许不是一个适合他们发挥的场地。个人觉得还是应该着眼于个人修炼,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讲座,加入一些长期的社交圈子,是比较值得投资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