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欢树下,斑斑点点,这层脏脏的东西是蚜虫的排泄物。原来知道栾树和雪松是蚜虫的最爱,现在又加上了正在开着花的合欢。
园里的栾树也开花了。细小的花朵,满树金黄。
几棵臭椿树,树叶上爬着足够多的斑衣蜡蝉若虫。站在树下,都可以感受到它们的排泄物像细雨般飘落。地面有些粘脚,可以感觉到它们排泄的东东含有丰富的糖分。
若虫们喜欢聚集在叶子的背面或嫩茎上,用针一样的口器插破植物表皮吸取汁液。斑衣蜡蝉的若虫很警觉,一感觉到有敌人经过就会慢慢移动到叶子的另一面,虽然不能飞,但是它们的弹跳能力强,稍受刺激就会一下子弹跳到很远的地方。今天看到的若虫们,体色已经在发生变化了,不久后,他们会抛弃暗沉的黑色换上鲜红色并点缀着黑白斑纹的外衣,迎接即将开始的羽化。
可能很多人小时候,都对一个穿着斑点外套,搭配红蓝内衬,这种衣着光鲜的昆虫有很深的记忆,随州一般管它叫“花姑娘”或“花蹦蹦”,它就是斑衣蜡蝉。做个小纸团,将其倒过来放在它的六条腿上,它就会条件反射般的用脚转动起纸团来,这是我们儿时快乐的游戏之一。

过端午还有几天。可是鹿鹤菜市场里已经有人卖粽子了,一块钱一个,用清水泡着装在塑料盆里。还有卖艾蒿的,扎成一把一把。两块钱一把,五块钱三把。粽子和艾蒿都是端午特有的标志物事。
卖艾蒿的老头姓魏,叫魏从成,是从微信付款提醒知道他名字的。一般情况下,他主要卖韭菜和葱蒜,他的葱蒜新鲜,于是认成主顾,混了个脸熟。
早上卖菜的高峰已过了,站着闲唠。他说这些艾蒿是他早起在屋后割的,算是挣个工夫钱。反正什么都是卖。
家里还在种着地,二三亩地。是一家的地,五六个人。娃子们现在都不种地,跑出去打工了。老伴在家带孙子,再就打打牌,这逛逛那逛逛。他种菜卖菜,一般骑着电动三轮车来鹿鹤市场。
说原来也编筐子,现在多少年都不做了,坐长了腰疼,这年头筐子也没人用了,都用塑料的。
艾蒿这东西,村边到处都是,割来换几个钱。问娃子们要钱,孙子的生活费都懒得给你,只有种菜卖俩个钱,装自己荷包里,想咋花咋花,自己有才真有,别人有要过手。
旁边有人说还不到端午呢,今着就卖起了艾蒿。老魏说,今着都初二了,到了初五那天看你买不买得到。
买不来去球。这东西也就应个景,可要可不要。
一个老嬷嬷搭腔说,超市里也有卖艾蒿的,也是两块钱一把。她说,现在超市里么思都卖。
随州过端午叫过端阳。过节嘛,也就是一家子围在一起大吃一顿,吃粽子,吃粉蒸肉,吃腌鸭蛋,吃桃子,再摘一大把栀子花,家家都那样。搁从前过端阳还喝雄黄酒,小娃子的额头也点上一指头雄黄。现在喝雄黄酒的人少了,都知道那东西有毒,也不讲究避什么邪了。
现在过端阳吃么思呢?平时生活都不错,想吃么思弄么思。到那一天图干脆一家人就上餐馆,想吃么思岔着点。想想我们小时候想吃鸡蛋没得鸡蛋,想吃肉没得肉。现在鸡蛋肉屋里都不断,家家电冰箱里塞满,搁到那,想吃么思有么思。
五月初五过端阳,赛龙舟、吃粽子、系彩绳、挂艾叶.....这些端午的独有符号,早已铭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家里老人对全家的保护与期许,惟愿合家康宁,一世无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