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目的地学习是什么体验?

有目的地学习是什么体验?

作者: 米卡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2-07-07 06:19 被阅读0次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1.现在网上获取知识的途径越多,反而什么也没学会;

2.收藏了很多书单、知识、干货文章,但遇到问题还是抓瞎;

3.看着大家都在学,自己却不知从何学起;

以上问题都可以通过功利学习法得到解决。

功利学习法最早我是在古典老师的《跃迁》上面看到的,读完受益匪浅。

如果你想用少量的时间和精力榨干一本书,一定要看一看。

1.什么是功利学习法?

功利学习法就是带着某一目的去学习,学习那些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知识。

2.为什么要进行功利学习法?

因为功利学习法让我们学得更少,但学得更好。

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但越容易,反而越眼花缭乱,最后什么也没学会。

现在你想要听谁的课,无论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你都能够搜得到,你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获取,你随时都能找到最好的老师。

但高手都只关注那些对他们真正有用的知识,在“知乎”上看到再多开脑洞的问题,也不会花太多时间,因为这些知识对自己毫无用处,学了也没用。

功利学习法就是让我们只盯着改变自己的目的学习,只学习那些学完能用上的知识。

结果就是学得更少,但学得更好。

古典老师曾说过一句话:未来社会拼的不是你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你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不管你调用了多少学科知识。

深以为然。最近听过这样一个现象:

到2015年之后,企业最看重的能力再次变化:从执行力,变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世界经济论坛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列为十大职业技能之首。

这个世界不再仅仅因为人们知道什么就奖励他们,因为谷歌知道一切。

无论你是在自助餐厅还是在工厂的质检线工作,公司都只雇用那些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当你解决一个个问题之后,就会越有成就感,进而爱上学习。

为什么很多人学习没动力?就是因为看不到效果。

但如果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去学习,学习的动力反而会加强。

3.如何进行功利学习法让学习效果最大化?

换句话说,如何进行目的性的学习?分享三个方法:

1.识别知识源头

有人问:为什么人们的努力和回报,常常是不成正比的?

古典老师回答说:带来这些巨大差异的,不仅是努力,更是一次次选择。 这些选择背后的差异,就是认知的差距。

那些厉害的超级学习者,懂得识别知识的源头,去接触第一手知识,而不是被各种加工过的第二三四手知识影响。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的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知乎等都属于第三或第四手知识,如果你能沿着这些第三四手信息去追寻源头,把里面提到的观点深挖,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比如大家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然后真的有人相信在一个领域重复练习一万小时,就能成功。因为你接触的是二手知识给你的信息。

当时有个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人读了埃里克森1993年发表的论文,没有提“刻意练习”这个主概念,只是抓取出来一个“1万小时定律”,写成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异类》,一时风靡全球。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但一万小时的概念来源是《刻意练习》这本书,书里意思却完全不一样,这本书告诉我们:

要想在一件事情上成功,除了反复大量练习外,还需要你专心投入它、积极专研它。不是单一的重复性练习,低水平的勤奋练习多少时间都没戏。

就好像写作,我们常常说要坚持写,培养手感,才能越写越好,但坚持写的前提是不做低质量的重复。

然后就有公众号、人生导师和励志作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解读“一万小时定律”,告诉你一个人只要专注一个领域重复练习一万小时就能成为大师,然后他们就开始推销自己的课程。

这些都属于第四手信息。那么第一二三手信息是哪些呢?

古典老师整理的结果如下:

1.第一手知识:知识的源头。比如学术论文。

2.第二手知识:忠实转述第一手信息。

3.第三手知识:为传播而简化或极端化的内容。比如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但是因为大众的认知能力较低,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以及不精确的概念。

4.第四手知识:基于畅销书的理论加入个人经验的鸡汤文。比如文章《我是如何一小时挣到200万的》,《不转不是中国人》。

对于普通人来说,读第一二三手书,但也要有鉴别信息的能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很重要。

如果无法识别信息源头,记得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比如得到APP上的那些大牛,都是在一个领域深耕多年的终身学习者,跟着他们的书单阅读也是不错的选择。

2.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

就像我们出去旅游,不会到了目的地直接从门口开始逛起,而是看着地图选取几个景点先去逛一遍。读书也是如此,拿到一本书先看目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开始读,一定会更有收获。

一本书你不可能记住所有内容,不如花时间记住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知识。

2.建立问题清单

平常我们学习,往往是按标签划分,今天想学什么领域的书,就专攻这个领域,但这个方法显然不适应现代社会。

以前知识匮乏的年代,学总比不学好,所以大学生很吃香。但互联网时代,学什么,怎么学更重要。

未来社会拼的不是你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你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不管你调用了多少学科知识。

因为在这个知识高度变化、多领域跨界的时代,完成任何工作都需要调用多领域的知识。

学习时给自己做一个“问题树”,就是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树”就像是一个为你量身定做的百度搜索,遇到问题,通过关键词就能搜到答案,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多提高价值的、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不要提“如何找到钟爱一生的事业”这种虚幻问题,因为钟爱一生的事业是回顾出来的,刚开始做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喜欢什么事业。

看到牛人推荐的书单,下意识地给这些书按自己的兴趣分个类,下次遇到问题可以集合阅读,列问题清单比列书单好,目的性更强。

问题会不断敦促我们去调取大脑知识,去关联,去实践。

所以爱因斯坦说:“如果我必须用一小时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我会花55分钟考虑我是否问对了问题。”

所以我现在看书时会提前写好问题,边读边在书中找答案,这种感觉像寻宝,其实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

今天就分享到这儿,欢迎大家前去阅读《跃迁》这本书,认真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END-

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夜读公众号|十点拾书

如果对你有帮助,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相关文章

  • 有目的地学习是什么体验?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1.现在网上获取知识的途径越多,反而什么也没学会; 2.收藏了很多书单、知识、干货文章...

  • 15DAYS —— 爱非坚持

    关于瘦肚子的运动,打算设计一个体验爱非坚持的地图,15天的目的地是什么?如何到达? 刚开始选择运动时,通常都是有改...

  • K170磁性的白狗

    我们来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来学习知识还是来体验这个世界?我们有学不完的知识,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体验,然后我们...

  • “搬运身体”不是真正的旅行

    是什么让你决定开始一场旅行? 是旅行目的地本身的景色、风土人情,还是旅行的方式、旅途中的体验? 你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 有妹妹是什么体验?

    有妹妹是什么样的体验? 在80后的一代,农村出身的基本家里是兄妹两个到三个。记得我读小学时,班上42个学生,只有一...

  • 有姐姐是什么体验

    所谓姐妹一场,是缘分也是情分。 我姐大我六岁,虽然对我很凶,我还是死皮赖脸地做她的跟屁虫,因为我想跟她一起玩。 我...

  • 适时讲解。

    适时讲解的核心学习原理是什么?让学习者先体验问题,在学习知识或者提供解决方案。对学习有什么帮助?举个例子。学习者先...

  • 【河南二期“一起做作业”20171113】

    命题作文:在学习之后,当下是否有践行让孩子体验完全的能力,如果有那是有多少?心里活动又是什么? 学习回来后,曾一度...

  • 2017.5.5

    有位可爱的老妈是什么体验,哈哈

  • 合肥大疆无人机摄影夏令营开营啦!

    夏令营宗旨 •无人机夏令营是一种倡导体验式学习,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营地活动,让孩子们“有目的地玩”和“自我探索”。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目的地学习是什么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pu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