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留驻希望 守望未来

留驻希望 守望未来

作者: 流光莹语 | 来源:发表于2016-06-12 19:13 被阅读0次

    留驻希望,守望未来

    原创 2016-04-23 苏雯 流光莹语

    莹语

    陌生的脸庞,不同的心愿,

    同样的期待,常回家看看。

    新闻概要

    4月22日,在闽南师范大学东区报告厅,顺利开展了童享阳光·协同支教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大讲堂系列讲座 之“功利性儿童中心主义:来自中国留守儿童家庭的证据”,本次讲座邀请到了江西省教科所戚务念博士。

    在讲座上,戚博士分别就“什么是儿童中心”、”中国式儿童中心“做出了报告,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深入讲解了“功利性儿童中心主义”的理论,在报告之后,还仔细地回答了同学与老师的疑问,并提出展望。在座的老师和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不仅让老师和同学对于调研的方法有所了解,更拓宽了大家的研究思路,对于今后,大家开展“留守儿童”的相关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讲座实录

    问题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中西方差异

    杜威(美国)提出儿童中心论,认为,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基本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心理机能的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促进本能的生长过程。

    而我们的教学中却多为知识中心,或者是教材中心,很少提到儿童中心。

    但是儿童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吗?也不全然,儿童作为教育的对象及教育的目标,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存在,它确实是中心。

    这样的矛盾来源于“儿童中心”并不等于“儿童的地位就高”,就好像如果今天,有人来上访,所有的办事员都围绕着她转,她是中心,但并不是等同于说,她的地位高。

    这反应了这一概念的用词模糊,需要进一步地划分其内部维度。

    调研的困难:演戏与真实

    目前,我国存在的留守大省主要是江西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南省、福建省。

    然而,在调研中,会遇到的问题是受访者按照“你想要的答案”进行回答,所以,在调研中,要长期坚持,争取得到自然村庄的自然状态下的数据。

    而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的是面上调研与蹲点调研相结合。研究者选取了江西省的一个农村。为了能够更好地收集到资料,选择通过周一到周五在学校驻点,周末走访家庭,收集留守儿童家庭资料与非留守儿童家庭资料,并进行对比。

    由于同一个村庄,所以各个家庭在文化、经济、社会结构上是相似的,因此可以较好排除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

    如何理解中国式的”儿童中心“

    事实上,调查发现,很多家庭选择了丈夫外出打工妇女留守在家的决定。

    这一决定有多种考虑,丈夫外出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入不敷出”、需要修缮房屋、子女上学、欠债、儿女结婚、想出去闯荡、见世面、为自由等原因。但总体来说,经济因素为主。

    而妇女留守则都是为了照顾孩子、老人等原因。

    这样的考虑与社会的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但你可以看到,这当中,不是不考虑儿童,而是多次考虑了儿童,为了儿童的教育问题等等。

    所以,这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其实是一种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外出后,如何维系亲子关系

    在空间上分隔两地之后,为了共同体的维系,外出打工的父母通过汇款、礼物、电话、假期往来等方法维系亲子之间的关系。

    而儿童在当中起到纽带的作用。据调查显示,有抚养儿童的老人相比没有抚养儿童的老人而言,有更多的电话往来。而在电话内容的统计中,以子女的教育为最主要的目标。这样的电话往来多以四句话为主“好好听好,好好学习,注意安全,不玩火玩水。”

    反思: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谁?

    这样的模式下,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还是为了家族的发展?命令式的教育及对小孩子的权利的漠视,对于孩子而言,又是否有利?

    关注孩子的学业,身体健康,但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兴趣爱好等素质教育则缺乏心力。

    长时间的分离,亲子互动的缺乏导致亲子间的距离感生成,不知如何自处。

    展望:加强社会保障,促成儿童中心

    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现状是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必然面对的危机,而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促成真正的儿童中心。

    社会是变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少子化的倾向,让孩子变得更加宝贵,养儿防老的思想则让孩子承担着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复兴。

    所以,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那么真正的儿童中心才有可能到来。

    师生问答

    Q:功利性儿童主义仅存在于留守儿童中,还是针对所有的儿童?

    A:因为目前的调研数据是以儿童作为蓝本的,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针对留守儿童的,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Q:村庄的经济结构具有相似性,但是儿童受到的教育方式差异,是否与父母的知识水平相关?

    A:在研究问题时,考量的是群体的普遍性问题,而对于各个家庭的情况的细微差异还没有过多的考虑。

    Q:"留守儿童“一词是否存在污名化的倾向?

    A:"留守儿童“本来只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但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下,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夸张,需要更为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

    Q:如何开展留守研究?要调研多久?怎么调研?

    A:可以到农村真的驻扎下来,按照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所说,同吃同住同劳动,真的体验和了解农村的组织结构和风土人情。

    最好的调研时间是一年以上。因为一年可以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按照农村的耕作来说,就相当于经历了一个轮回。

    我们拥有同一片蓝天,

    蓝天下都是一群可爱的人。

    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让爱流动,

    让改变发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留驻希望 守望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ae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