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龙:民国包头的一个土匪,他自封皇帝,最后却放了毛驴,晚年病死在耳沁尧村。
包头萨拉齐武川固阳交界处的群山当中,有一个小山村它的名字叫巴总窑。巴总窑地形险要,林草茂盛,因为此处隐蔽和特殊,一些犯下命案的,跟政府作对被追杀的亡命之徒,他们犯案后纷纷逃到巴总窑躲藏。久而久之,各式六样的人聚在巴总窑,天撺掇在一起天南海北侃时,有了想法:不能就这么死在巴总窑,要闹些事情出来才是个大男人。
巴总窑一下子出来大大小小混帮几十派,他们为了张扬各自的狂妄,相互攻打,打的昏天暗日,失败一方跪地叫爷爷都不肯住手。
混帮里面有一个最厉害的帮头,他的名字叫李海龙。
一天,李海龙带领二三十个人打一户村民,这个村民全家人跪下叫李海龙天王老子,李海龙不肯放过,结局李海龙将这户村民家五口人,每人剁掉了一只手算罢休。
李海龙这么狠,起因仅是这户人家二小子打树上鸟时,飞落的一块小石子砸了他的头。
李海龙,1888年出生,他的老家是陕西省府谷县姬家畔村,清朝末年,他与父母来到包头,先在萨拉齐海子乡八分子村落脚,而后又到大青山里的耳沁尧村定居。
因为李海龙的狠,巴总窑的混混帮不是怕他一点点,只要见到李海龙过来紧张的尿急。
有混混帮带着猎枪大刀投奔李海龙,还有那些杀了人的逃兵,他们带着拐来的快抢也投奔李海龙。
这一股投奔者,那一股投奔者,几支火枪,几条快枪,不到半年时间,李海龙的混混帮壮大成了一支武装部队。
一个江湖术士也投奔了李海龙。
李海龙特别相信神七神八,他就让术士看命。术士说:巴总窑的红石峡风水好,如果能将祖坟迁过来塑造一番,后辈一定会出来一位真龙天子……
李海龙一听激动了,谁不想做大官。尤其是做到万人之上的皇帝。
李海龙说干就干,他灯笼火把很快将自家的老祖坟迁进了红石峡。
办完祖坟,李海龙紧接着大兴土木水。在上百名工匠们6个月汗水扒叭嗒的建设下,一座像模像样的微型宫殿,高高立在了巴总窑一处半山坡上。
李海龙接下来便开始“登基“,其实就是李海龙坐在"龙椅"上,接受大家的朝拜后,他就自认为是皇帝了。
李海龙懂的也不少,他想:做真皇帝,得打天下夺取土地城池,统领天下几万万人,达不到这级别,做真皇帝就是一个传说。
李海龙决定了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打出巴总窑,向大草原进发。
准备开拔打仗这天,壮行的场景相当热闹,绣的“李"的皇旗在风中哗啦啦作响,几百兵士穿红挂绿,油头粉面不停的喊着口号。李海龙坐在一个八匹骏马拉的战车上威风凛凛。已经成了李海龙军师的那个术士手举令旗,坐在另一辆战车上神情严峻。
术士令旗一挥,战鼓顿时轰鸣, 军号开始长嘶,而后,队伍在彩旗飘飘中,浩浩荡荡行向大青山外。
李海龙这次打仗的对象,他首选了萨县。
萨县领导层接到消息后说:政府有枪有炮有军队,难道还怕你杂牌土匪不成。
于是,政府军早早摆开架势叫号:来打我吧,来伤害我吧。
李海龙壮观的队伍刚一露头,冲天的火光,砰砰炸响嗞嗞乱叫的子弹飞漫天飞了过来。
还没眨巴眼呢,几十个鲜活的人就栽倒在了李海龙脚下,他们蹬腿翻白眼痛苦的死去。
李海龙在大青山那山沟沟里哪见过这阵势,在山里他打架还行,跑到大草原上和政府军的炮火子弹叫劲,这就是真要命呀!李海龙吓的蛋颤不止。
李海龙定下神一想:就他这几百号人,恐怕是不够政府军几千的人马剁上一顿肉馅。李海龙也看过两天孙子兵法:三六计“走为上计"。
李海龙慌的他的"皇旗"也不扛了,壮威鼓也不敲了,长筒大号吹不起来,只是慌忙带队往大青山退去。
李海龙这次占了便宜,政府军怕吃亏没敢跟进大青山追打李海龙。
李海龙急急如丧家之犬,连滚带爬逃回到他的巴总窑皇宫。
沙县政府紧急召开军事会议,主要议题是对付这股新土匪的出现。会议上有人提出土匪不能硬打,原因是土匪神出鬼没,往大青山里一钻,一百个人也抓不到他们一个,而且还耗时费力浪废军火,最好的办法是招安,然后让他们为我所用。
萨县政府果然采纳了此议案,不日派代表进了巴总窑。
李海龙那次被吓着了,他见识到了强大的军队,知道硬干就是以卵击石,想成大气候,将来做皇帝必须隐忍卧薪尝胆。
李海龙同时也认真考虑:他的乌合之众没有章法,一支到处胡乱打的队伍不会成气候。
李海龙决定接受萨县政府的改变。不日,李海龙在萨县政府指导下成立了"三帮团",主要任务维持萨拉齐、包头和武川三县边区的秩序。
不久,李海龙歪打正着,他成为萨拉齐境内声名显赫的人物。
这个时候,李海龙又做他的皇帝美梦。
1929年,耳沁尧一带划归固阳县六区管辖,治安全部由李海龙负责,有政府的扶持,李海龙队伍不断壮大,他彻底控制了大青山南北广大地界。
有了这么大的地界管着,那权力还了得!李海龙就以皇帝之尊号令大青山南北。
1945年9月,日寇投降,李海龙的皇权彻底瓦解。
国民党将李海龙的队伍改编为绥远省大青山抗敌第二团。
李海龙别说脑瓜子就是灵,要不人家敢当皇帝, 他听说共产党将来必掌权全中国,就暗中派人与共产党联络,表示坚决拥护共产党,并还做出了拥护共产党的实际行动,他营救了几名地下党。
1945年12月9日,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颁发给李海龙"大青山地区招讨司令"任命状。
1949年6月,李海龙秘密起义,他携带上贺龙司令员的任命状,率部进入了解放区。姚喆将李海龙编入包头军分区保安大队。
绥远"九•一九"和平起义后,李海龙的队伍又被改编为包头军分区警卫连,驻防包头。
几年后,李海龙托辞自己年事以高,又没有什么文化,他做共产党的干部实在是不合格,他愿意让出位置转业回家。
部队准了李海龙的要求。
李海龙离开部队后,他回到萨拉齐定居,先在水卜洞街开了一间碾坊,因碾房生意不好,又改养毛驴车搞拉运。
1968年,李海龙回到耳沁尧村居住。1974年,李海龙因病死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