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理服己(八)(李笑来)整理

以理服己(八)(李笑来)整理

作者: kk的思考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9-02 20:38 被阅读276次

上次我们说到,求知是为了真相,接受并对那些违背直觉的真相习以为常才能不断进步。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以理服己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的求知(比如概率论)。想想那些无知而无畏,又因为无畏而进一步无知的人,是可耻的也是可怜的。知道了要求知,知道了要以理服己之后,其实还有一个坑,就是如何避免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中。这就是本次课的主题:明晰举证责任

还是先上图:

来自我的幕布

插播个广告,欢迎使用我的幕布推荐码:https://mubu.com/inv/123114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仅靠逻辑无法解决争议。因为:价值观不同,知识体系不同时,都无法得出统一的结论。因此,你应该已经知道,解决争议的前提是要有足够清晰的概念,同时还要将价值观放一边,从真相从事实出发来讨论。不过呢,你还是可能会遇到这种问题:

比如,有朋友想做某事,你问他: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他反问道:那你倒是说说这么做有什么坏处呢?你顿时哑口无言。。。其实,你的朋友犯了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举证责任不清”。道理是这样的,一个命题,证明其正确与证明它的反面正确的难度是不同的。就好像证明“你欠我10万元”和证明“你不欠我10万元”的难度是不同的。因此,你不能因为我无法证明“我不欠你10万元”,就要求我还你10万元(是不是有点绕?)。

因此呢,有意义的讨论和争论是需要明晰举证责任的,否则你就会莫名其妙的被推入坑而不自知。其实,你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价值观或者说概念的角度)来分析举证责任不清这个问题。因为肯定论断和否定论断的前提假设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同意一件事有好处才做,那么久应该证明该事情的好处,而如果认为没坏处就可以做,才需要证明该事情确实没有坏处。也就是说,你的朋友转移了论点。

最后呢,李笑来还是提出了一些特例,比如,公务员有义务回应关于他收入的质疑,其实是因为他们的权利是由公民赋予的。在这种情况下,举证责任就会发生迁移。

So,这次课的内容对你来说有没有什么帮助呢?对于我来说,这次的课比较突兀,因此我也就从简处理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感兴趣,推荐你去读一下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你会发现,这一课正好是里面的一部分内容,在书里,结合前后文章,就不显得突兀啦。

不知不觉,多贝网上李笑来的《以理服己》系列课程就结束了,我想,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觉得意犹未尽。无论你是否认识李笑来也无论你对他的评价如何,求知都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希望读完该系列的小伙伴能继续保持求知的热情,也欢迎和我交流讨论~我的微信是q734550709,谢谢。

相关文章

  • 以理服己(八)(李笑来)整理

    上次我们说到,求知是为了真相,接受并对那些违背直觉的真相习以为常才能不断进步。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以理服己的唯一...

  • 以理服己(六)(李笑来)整理

    上次我们说到,formal logic是有局限性的,它无法处理未知和不确定的事物。不过呢,formal logic...

  • 以理服己(二)(李笑来)整理

    上次我们说到,以理服己是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那么这次李笑来老师想再论证一下,为什么以理服人是不可能的。再次推荐大家...

  • 以理服己(三)(李笑来)整理

    上次我们说到,以理服人本质上是不可能的。不过李笑来老师还觉得没说清楚,这一课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再思考一下,说服别人时...

  • 以理服己(四)(李笑来)整理

    上次我们说到,价值观是一切推理的前提。既然如此,自然带出了下一个问题,人们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再次推荐大家去听课...

  • 以理服己(五)(李笑来)整理

    上次我们说到,人的价值观有很多种。李笑来在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究竟在怕什么?你究竟在图什么?这节课首先就是回答这...

  • 以理服己(七)(李笑来)整理

    上次我们说到,可证伪的才是科学,顺便讨论了一下科学的边界。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上次文末有一段讲到了正确的概念的...

  • 以理服己(一)(李笑来)整理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在很早一篇文章《为什么要找一个讲理的另一半》中略过李笑来老师的“以理服己”的课程。恰巧最近看了...

  • 91/以理服己(学会正确地思考)

    整理两篇文章《以理服己(一)为什么要“以理服己”?》和《以理服己(二)为甚“以理服人”不可能?》。 《以理服己(一...

  • 以理服己-李笑来视频笔记

    01·为什么要以理服人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想到的大多是通过各种手段说服他人,其实更多的是通过理性的思考去明晰的清楚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理服己(八)(李笑来)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bf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