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一年》是2018年看完的第一本书。不得不说,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蒋方舟的书。或许是同龄人的缘故,我总觉得我们两个人的成长过程大致相同,在差不多同样的年份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并不觉得沿袭着体制内教育这两条路的两个人看到的世界会有多么本质上的差异,所以在此之前她的文字与我而言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反而是大学毕业后,她开始在杂志做编辑、撰稿人、职业作家,而我继续在校园读书。这时候凸显出两个人世界的差异性。所以看到这本2017年出版的书,不禁拿来认真阅读。
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她旅居东京一年的日记,亦或是周记。因为记录的都是她目光所及的日本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譬如参观某个艺术馆之后的记录,听过某场讲座之后的心得体会,仿佛更像是一个小学生应老师要求完成的一篇篇周记。我想如果今年去日本旅游,我会在定下行程后再认真看一遍这本书,因为她详细记录的各地的美术馆仿佛是日本的文化之旅,用来做旅游攻略再合适不过。
在书中有一个很触动我的内容,是蒋方舟提到她认为作家完成一部作品考的不是所谓的“灵感”,而是体力。每天把自己囚禁在内容里,不允许自己从这种情绪中抽离出来,以极大地耐力和毅力强迫自己写下去。她还在说中引了几位作家的例子来证明这件事。这个对我而言还是非常震撼的,因为在我看来,无论是作家还是音乐家、艺术家,都是“灵感”驱动的。可能在旅途中,餐桌上,和家人朋友的对谈中突然产生某个灵感,进而挥挥洒洒完成一篇佳作。可是在蒋方舟看来,这些人拼的都不过是体力,死熬死撑,让自己不停地想不停地写,这样可能突然有一天,可能会创造出一个还不错的内容出来。而剩下的那些日子不过是bullshit(sorry,这个bullshit是我说的)。
这样看来,作家、艺术家和其他行也没有本质性的差异了,就像《卖油翁》总结的那样“无他熟尔”。或许这再一次印证那个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对我来说,这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在一件事上长久的投入时间、精力、热情,我也成为expert。适用所有人,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