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唝曲

作者: 感怀雨季 | 来源:发表于2018-09-25 22:05 被阅读5次

    本文为作者原创

    刘采春

    窗外,枯叶兜转,随风飘零。

    是谁,在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思念,像秋天的落叶,落成情殇。

    夜静拂柳轻,枕栏独遥望,疏星斜影水清浅,淡月轻烟池浩淼。

    擎一盏心灯,挽一缕清风,与时光静坐。

    遥远的夜空,隐约传来水般柔美动听的歌声,渐渐清晰,歌曲婉转动听,余音绕梁不休,缠绵低糜,令人陶醉。

    谁能有夜莺般的歌喉呢?当然是女才人一一刘采春。

    刘采春,中唐时期江南女艺人,越州人,她的丈夫周季崇和夫兄周季南都是有名的伶人,擅长参军戏。

    参军戏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滑稽戏,有点类似于今日的相声,最开始由两人搭档,一人揶揄戏耍另一人,如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后来演变成多人合演,也有了女演员的参与。刘采春三人组成一个家庭戏班,四处走穴。

    除善弄参军戏外,刘采春歌唱得尤其好。据说她“歌声彻云”,或许果真绕梁三日而不绝。

    《曲》是她的代表歌曲,“”相当于“来罗”,有盼望远行的亲人早日回来之意,可见是抒发离别忧愁的感伤之歌。

    刘采春的《曲》有120首,《全唐诗》收录了6首《曲》,这《曲》又名《望夫歌》,所以元稹在《赠刘采春》一诗中这样说: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当时,刘采春不仅青春貌美,而且《望夫歌》唱得凄凉婉转,悲戚幽怨,恼人肠断,只可惜这歌声无法永远流传下来。

    不难想见,刘采春的歌迷,以女性居多,尤其以闺妇为最。据说当时,商人妇的婚姻生活,已成了一个恼人的社会问题。大批商人长期在外不归,大量夫妻异地分居,实数普遍,妻子倚门望眼欲穿,盼望远行的丈夫早日回家,谁知,今日刚进家门,明日就即将离别远行。

    在古老的,没有仼何现代设备的唐朝,刘采春靠着一场又一场的精彩演出,让歌迷们为之倾倒,没有现代的潜规则和任何精美包装,不骄柔,不造作,能红透中国的大江南北,真真的属于实力派的歌。

    刘采春不仅只有歌喉和美貌,她还是词曲全能的创作型歌手。“唐人朝成一诗,夕付管弦”,在《全唐诗》中,6首曲皆归刘采春。不过某有一些学者怀疑,这不是她的诗作。

    古时,女性的地位低下,社会对待女性总是不信任不尊重,只有是有才华的女性创作的诗作,而且流行甚为流传,往往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怀疑,比如杜秋娘的《金缕衣》,就是这样,但无论如何,后人还是记住了使它们广为流传的那些女人。

    刘采春

    据说,“采春一唱是曲,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见当时此曲歌唱和流行的情况,那我们先来读一读刘采春《望夫歌》六首。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                            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啰唝曲六首》这类当时民间流行的小唱,在文人诗篇之外,另有风貌,一帜别树,以浓厚的民间气息,给人以新奇之感,因此在佳作如林的唐代诗坛上赢得了诗人们的赞赏。

    “不喜秦淮水”一首,表达的是因长期与夫婿分别而产生的闺思。这本是一个陈旧而常见的题材,但它却于陈中见新,常中见奇,把想入非非的念头、憨态横生的口语写入诗篇,使人读诗如见人。

    这位少妇在独处空闺、百无聊赖之际,想到夫婿的离去,一会怨水,一会恨船,既说“不喜”,又说“生憎”;想到离别之久,已说“经岁”,再说“经年”,好象是胡思乱想,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但却情真意切,生动地传出了闺中少妇的“天真烂漫”的神态。

    诗中的“‘不喜’、‘生憎’、‘经岁’、‘经年’,重复可笑,的是儿女子口角。”应当说,诗人把离愁别恨转嫁给水和船,古时同类作品也多,倒如的作品并非绝无仅有,例如刘长卿的《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中也抱怨“江春不肯留行客”,但都不如这首诗之风韵天成,妙语生姿。

    “莫作商人妇”一首,写因盼归不归而产生的怨情,前一首怨水恨船,当然并不是真正怨恨所注,到这一首才点出真正怨恨的对象原来是她的夫君,而夫君为何之可怨恨,因为他是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说的“重利轻别离”的商人。

    商人去后,自然盼其归来,而又不知归期何日,就只有求助于占卜。这里用金钗代替金钱,想必为了取用便利,可见其占卜之勤。

    由于归期无定,就又幻想随时会突然归来的希望,所以在占卜的同时,还不免要“朝朝江口望”。但望了又望,带来的只是失望,得到的只是“错认几人船”的结果。

    “那年离别日”一首,写夫君逐利而去,行踪无定。“朝朝江口望”,一心望夫君归来,而不料愈行愈远。这正是望而终于失望的原因,正是每次盼到船来以为是夫婿的归船、却总是空欢喜一场的原因。

    长期分离,已经够痛苦了;加上归期难卜,就更痛苦;再加以行踪无定,愈行愈远,是痛苦上又加痛苦。在这情况下,诗中人只有空闺长守,一任流年似水,青春空负。

    从古到今,许多婉约词都是出自男子之手。他们的作品总是极尽婉转,然而他们却想不到,刘采春所作的词,却不似他们那般温文妩媚,反倒充满了有缘相识无缘相伴的沧桑感: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也许总有这么一天,黄沙翻滚的黄河水会变得清沏可见;但是如今鬓角见白,你我注定就此错过。

    于是,昨日,去年,年轻光鲜;今日,今年,韶华不再。

    刘采春是中晚唐之交最为出色的一个女伶,地位低下也是可以想见的。但她在浙东演出时,碰上了大才子元稹。元稹有个风流癖好,喜欢为相好的女人写诗。当年,他和薛涛热恋时,写了一首《寄赠薛涛》 ,后来与刘采春恋爱时,则写了一首《赠刘采春》。这位四处留情的文人,倒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些不入正史法眼的线索和资料,刘采春与元稹的绯闻虽然流传甚广,可这段感情也是无疾而终。

    然而据史料记载,一代才女名伶刘采春最后跳河自杀。关于刘采春为何跳河自杀,人们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元稹风流倜傥,迷恋刘采春一段时间后感到厌倦了,于是便把刘采春抛弃了。刘采春因为接受不了元稹的负心与绝情而跳河自杀。另一种说法认为,刘采春是被丈夫逼死的。

    至于刘采春凄惨结局背后的真实原因,我们也无从考证,不过可以想见,她的《啰唝曲》已成为那年月的时代之声,感动过、抚慰过很多彼时之人,尤其是伤心的女人,当刘采春的歌声在耳边款款响起时,总有人为之动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啰唝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fl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