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整本书阅读交流课到底怎么上

整本书阅读交流课到底怎么上

作者: 梧桐雨_ | 来源:发表于2024-05-20 23:39 被阅读0次

    今天继续在大余听整本书阅读交流课。听来听去,基本上都是那些环节:检测、品人物、讲故事、分享感受,或者来一个辩论。我不禁要问:整本书阅读交流课到底要怎样上?要搞清楚怎样上,就要弄明白为什么要上这种课型,目的是什么?

    根据课标精神,我想应该是这几个目的:一是就书中某一个话题交流感受,在对话中碰撞出不同的看法,从而加深或拓宽理解;二是交流阅读方法和困惑(经验),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方法;三是通过检测的方式倒逼学生要去阅读;四是通过分享故事与感受的形式,增强阅读的成就感,激发阅读的兴趣。简化一下,也就是激发阅读兴趣、获得阅读方法、加深阅读理解,还有一个被动的目的,督促学生阅读。至于今天很多人讲到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是阅读交流课的主要目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

    这四个方面也不是全都要在一节课上实施,比如检测阅读情况倒逼学生阅读,并不一定在读完整本书时进行,应该要在阅读中一边布置,一边检测,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阅读的方法(困惑)与分享故事与感受可以在结束后,也可以与阅读同时进行。

    这样看来,读后交流课最关键的是就某一个话题让学生交流碰撞,深化理解。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并能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合宜的交流话题。

    怎样的话题就是合宜的?合宜话题肯定是能让学生有话说的,并且要在老师、同学的启发下才能逐步理解透彻的。怎样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那肯定需要教师对这本书读得很透,了解学生的困惑点在哪里,容易理解表层化的在哪里,哪些话题需要深入理解的?

    用这样的要求来看这两天的课,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比如一节课中各种形式的检测:看图猜内容、听录音猜内容、看文字猜内容,看图的一角猜内容……是不是为了花样而花样,把手段当成了目的。还有就是一节课各种形式的说呀、问呀,最后近下课了,还只是在回答“我最喜欢的书中的动物是什么,理由是什么”这类不上这节课也是这样回答的问题,这样的交流课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些老师提出了较合宜的交流话题,但是只是指了两三个同学回答,就转到下一个环节去了,这哪来的交流,哪来的碰撞?

    所以,我个人认为,交流课40分钟就设两三个交流的话题,老师提供交流的支架,比如勾连书中前后内容,比如补充相关资料,比如联系写作背景、联系生活实际等。并且要让学生充分地说,边说边思考,边补充。可以先在小组内,然后在全班。甚至实在难的,或者要让学生上一个台阶的,要教师讲解的地方教师就要讲解,在关键处助学生一臂之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整本书阅读交流课到底怎么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go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