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时候,我在记事本上写下这句话:“如何改变兵荒马乱的状态?”
这一周确实过的状况百出,我和同事说:“怎么有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感觉,处处救火,却没有治其要害。”这种感受让人沮丧。
今年在同时负责三个新产品的商业化,有两个产品分别在上周和这周上线,时间挤到一起,对资源分配有着很大的挑战,而且每个上线后都遇到一堆问题。
第一个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卖不出去。上线前数据埋点也没做,上线后做了很多动作根本不知道是否有效。软磨硬泡追着上线了数据,终于知道了问题在哪里。
于是每天早上拉着合作方复盘昨天的动作效果,每天调整优化每个步骤,数据有了一点点起色,但和原本的预期相差太远。
一方面要应对老板每天慰问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每天给合作方信心。庆幸的是合作方都很给力,都在自己的环节努力想做成这个事,虽然还看不到希望。
第二个产品在数据方面给了团队很大的信心,在上线第二天有一个超过预期的大单砸在头顶,当时正在开会的技术团队一片沸腾。
但在后面的交付环节,问题层出不穷,产品上bug不断,供应商规范一改再改,最终的很多问题还是通过人肉的方式去填坑。
完成交付后,把所有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列出了一个长长的清单,拉着三个产品线的人,逐一讨论解法,争执了两个小时终于达成一致,大家开玩笑说终于分锅完毕。
在一个所谓兵荒马乱的状态中,我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要着急,一件一件事情来,但这种提醒又似乎收效甚微。
总是很着急,总是很担忧,总是一堆的消息迎面扑来。
我在反思这种状态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造成?讲真话,更多还是主观。
我们常常无法直面自己的能力不足,总是觉得很多事情来了,自己就得接着,就得拿得起,但却往往做不到放得下。
放下对事情的苛刻,放下对自己的苛刻。
什么时候手里的水最多?不是握紧拳头,而是松开手掌的时候。
有时候在想,慌乱和忧郁的源头是什么?是担心达不到外界给你制定的所谓层级要求,是其他人不管出于何种居心的评价和否定。
那到底怎么改变这种状态呢?
可能最要紧的,是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在所有的评价体系里面,最应该信任的,其实应该是自己的评价。
但自己如何评价自己,依据什么标准,是需要自己给出答案的。
有时候想想活了这么多年,还在天天为别人的评价困扰,可能也是修为不够的表现。
客观看待自己,不高看,也不低看,实事求是,就足够了。
别人的评价如果是对的,那坦然接受知错就改,如果很片面又充满误解,那就让它随风而去吧,毕竟谁也在谁的生命中停留不了多久,过客而已。
对事情也是这样,很多复杂的局面可能是组织和系统问题,想要通过几人之力一下子改变所有,还是太狂妄,何况我们常常连螺丝钉都做不好。
另外,还是多看书吧。
一方面修身养性,让自己的浮躁的网络环境里保持一份安静;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懂得太少才常常不知所措,有问题没有答案,或者连问题都找不到,陷入内耗。
下次兵荒马乱的时候,再来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