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好文
《回窑诗话》|意象(46)

《回窑诗话》|意象(46)

作者: 小茉莉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6-20 23:30 被阅读0次

文章系原创首发

第二章 意象

一、意象学说概述

(二)形成:晋—唐

正文见《回窑诗话》|意象(42)

注释:

二、王昌龄《诗格》

(二)王昌龄意境浅说之袁枚:

1、袁枚的“娱己媚人”——有.清乃大(1):

《随园食单》系清人袁枚创作的文言随笔集。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茶酒单,共十四单,外加一序。其作详细记述了清代流行的三百二十余种南北菜肴、饭点和名茶美酒,对菜点的选料、加工、切配、烹调以及菜点的色、香、味、形、器都做了极其精辟的论述,被海内外美食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食经”。

袁枚在每单之下都做了简短的题文,大体看来不在乎饮食养生,不过有些地方颇耐人寻味。

他在《随园食单》序中说:

《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典论》曰:“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
(因未查到序的原文故简单引用两句)

序中赞美周公礼制,并提到了“笾豆有践”(1)和“彼疏斯稗”(2)。

(1) 笾豆有践:语出《诗经·豳风·伐柯》,意思是将餐具摆放得整齐有序(准备设酒宴迎娶心爱的女子)。《伐柯》一诗描写西周的聘娶婚制,年轻男女结婚,必须通过媒妁才合乎礼制。全诗并未直接提及周公,故此处不能译成“赞美周公”,而是赞美周公确立下来的西周礼制。

(2) 彼疏斯稗:语出《诗经·大雅·召旻》。整句为:“彼疏斯稗,胡不自替?”意思是老百姓只能吃粗粮(疏),而他凡伯却吃着精米(稗),这样的君主,怎么不自黜王位呢?

从序中可以看出,袁枚作《随园食单》或另有隐意。从“笾豆有践”看,《随园食单》像是与心爱之人沟通的媒介,不仅如此它还要求二者的仪行需合乎周礼。参考清朝编书的一些做法(如《四库全书》)大致可以断定,“彼疏斯稗”言指清.宫.内.廷。

为了方便说明,现将《随园食单》中十四单每单中的题头短文录于下:

第一、须知单:

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

第二、戒单:

为政者兴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饮食之弊,则思过半矣。作《戒单》。

第三、海鲜单:

古八珍,并无海鲜之说。今世俗尚之,不得不吾从众。作《海鲜单》。

第四、江鲜单:

郭璞《江赋》鱼族甚繁,今择其常有者治之。作《江鲜单》。

第五、特牲单:

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①”,宜古人有持豚馈食之礼②。作《特牲单》。

①广大教主:各种物料的首领。
②持豚馈食之礼:以猪肉为主要原料制成食物,作为馈赠的礼物。

第六、杂牲单:

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①常时有三物;然制法不可不知。作《杂牲单》。

①非南人家:不是南方的人家。

第七、羽族单:

鸡公最巨,诸菜赖之。如善人积阴德,而人不知,故令领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单》。

第八、水族有鳞单:

鱼皆去鳞,唯鲥鱼不去。我道有鳞而鱼形始全。作《水族有鳞单》。

第九、水族无鳞单:

鱼无鳞者,其腥加倍,须加意烹饪,以姜桂胜之。作《水族无鳞单》。

第十、素菜单:

菜有荤素,犹衣有表里也。富贵之人嗜素,甚于嗜荤。作《素菜单》。

第十一、小菜单:

小菜佐食,如府、史①、胥、徒②佐六官③司也。醒脾解浊,全在于斯。作《小菜单》。

①府、史: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
②胥、徒:泛指官府衙役。
③六官:即六卿,指地位较高的官吏。

第十二、点心单:

梁昭明①以点心为小食,郑修嫂劝叔②且点心,由来旧矣。作《点心单》。

①梁昭明:即萧统。
②叔:女性称丈夫之弟为“叔”。

第十三、饭粥单:

粥饭本也,余菜末也。本立而道生。作《饭粥单》。

第十四、茶酒单:

七碗生风,一杯忘世,非饮用六清①不可。作《茶酒单》。

①六清:指水、浆、醴(lǐ)、凉、医、酏(yǐ)。

从第十一小菜单内容来看颇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味道。其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韩非子解老》中“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鲜字,本义为新宰杀的鸟兽肉。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于鲜,敢献于从者。”。在《仪礼·士昏礼》中:“腊必用鲜,鱼用鲋,必殽全。”,可见“鲜”与鱼是有区别的。现在的《汉语大词典》,多注为“泛指鱼类。”,所举例证为“《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河上公 注:“鲜,鱼也。””,可见,小鲜做小鱼解,是从河上公注《老子》始。
(限于一些其他的原因,这里不再进行过多的注释)

这里就存在诸多疑问:袁枚写饮食方面的文章夹带政事很不寻常。因为他做官时的官职并不大,与六官相差渐远,以官之道论食实在是给自己找麻烦。(袁枚曾因误用一枚“钱塘苏小是乡亲”私印给自己招致麻烦,这事以后再讲。)

第七、羽族单:

鸡公最巨,诸菜赖之。如善人积阴德,而人不知……这一言论也令人生疑。

袁枚行事暗与古合。[清]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篇·卷十》曾记载过关于他的轶事:

袁简斋先生一生不言释氏,每游寺中,僧人辄请拜佛,先生以为可厌。乃自书五言四句于扇头云:“逢僧必作礼,见佛我不拜。拜佛佛无知,礼僧僧见在。”似深通佛法者。又,先生一生不讲《说文》,一日宴会,家人上羊肉,客有不食者,先生曰:“此物是味中最美,诸公何以不食耶?试看古人造字之由,美字从羊,鲜字从羊,善字从羊,羹字从羊,即吉祥字亦从羊,羊即祥也。”满座大笑,似又深通《说文》者。皆可以开发人之心思。

虽说“如善人积阴德”之类的话在古代司空见惯,但终是逃不脱与佛.的关系。而从轶事来看,袁枚生平又不言释氏,更何况是写食货之类的文章。故这些言语令人生疑。

而第五、特牲单:

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宜古人有持豚馈食之礼。作《特牲单》。

说的更加突兀,最有耐人寻味之处。 特:只,仅仅。牲:牲畜。特牲:祭祀时只用一头牲畜。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特豚:祭祀用的家猪。

其第六、 杂牲单——牛肉中有:此太牢独味孤行者也,不可加别物配搭。

太牢:古时祭祀以猪、牛、羊三牲同祭,称为“太牢”。

独味孤行:指三牲单独烹饪,不与其他食材混搭。

将猪与牛对比即可以品出,“宜古人有持豚馈食之礼”一句中的礼字一下就变了味道。礼物与春秋之礼,两种意思顿时泾渭分明。

相关文章

  •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9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2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3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4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5 重温...

  • 回耳诗话(风气)

    幼手月下握,朽羊腹中魂。 回眸阑珊处,浅园共鉴蜍。 种早深埋,无奈...

  • 墨窑一周快讯 | 联合品牌店达到46家!

    截止2019年2月14日 墨窑战略合作品牌店46家 距离1500家还有1454家 新年新征程 2019 02.13...

  • 如何让意象展开

    如何让意象展开 意象展开是串联意象的前提,靠的是感受和气韵的推动,感受和气韵是一回事,一个概念的正反面。串联不是硬...

  • 心房

    心房 内观正念心灵成长团体举办了46期社会公益活动,本期活动我们做了内观练习,心房意象,探测句练习。我...

  • 硬读《随园诗话》(46)

    四一 《随园诗话》原文: 江西某太守,将伐古树。有客题诗于树云:“遥知此去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

  • 卑鄙不是世界的通行证,才华也不是

    《历代诗话》的清风流韵(二) 《历代诗话》是一部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诗话汇编,编者何文焕。收录了《诗品》《全唐诗话...

  • 唐朝的海尔兄弟,诗佛和宰相的手足情

    《历代诗话》的清风流韵(三) 《历代诗话》是一部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诗话汇编,编者何文焕。收录了《诗品》《全唐诗话...

  • 突厥,大唐皇帝喊你去上一节诗歌欣赏课!

    《历代诗话》的清风流韵(一) 《历代诗话》是一部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诗话汇编,编者何文焕。收录了《诗品》《全唐诗话...

  • 俞敏洪的道歉有些离题

    《历代诗话》是一部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诗话汇编,编者何文焕。收录了《诗品》《全唐诗话》《六一诗话》等二十七种,内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窑诗话》|意象(4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mz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