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当初跟着师父学拳时,女的都从穿掌开始,而男的从形意的劈拳开始,前提每天都站三体桩,我所理解的穿掌更柔些,形意更刚猛些,但是对我来说入门练穿掌难受气憋着心慌,两手无力穿不动,而且几分钟下来就累的不成样,而打劈拳就相对好多了,我也不知为啥,但师父还是根据我的情况让我打了劈拳。
我也快三年了,活桩的劈拳也是打打停停没什么长进,师父纠正一回也就打几天又停了,反正就是注意步子小点打的轻柔点,也没去思考,但有一点从推手检验到脚滞还是不太灵活,我也知道,虽说和初学不一样但不是我想的那样,我也不在意,反正没站桩这么上心,甚至不喜欢的跑步都能上心跑了,说明活桩的练法和好处我没吃透,提不起练的兴趣!
只到最近一次在武义师父还是给我调了劈拳,没让我打太极,我也没反应过来,但我心里闪过一念,师父不打有不打的理由吧!接着回家继续打劈拳,有次不经意又翻到了《逝去的武林》这本书讲到学会用体呼吸打劈拳,于是我再次开始留心我的气息,动作上手要探出去,脚步轻还要不外开,腰胯还要稳稳的坐好,全部关注到,发现动作都还可以了,包括那种轻柔感,唯独卡在呼吸上,卡在喉咙以上整个头部,还带有点耳朵闷的现象,此时明白头部还不通透,整体的气息还不能深层通透!动桩打的太少,打的不细腻,量没上去,因为这次回来基本能打到一个多小时,才让我发现,深层的协调还不太够,还有点小棱角,这些犄角旮旯的棱角都是要在动态的活桩中感知的更好,到那时,气息应该会更绵长更深远,艾,粗心让我浪费好多时间啊!而且书上也讲到对有隐疾的人,劈拳练息可以将其灭于无行,对于上了岁数,身体亏空的人,通过练息可以补足,这不劈拳属金,金生水嘛!又养气口又养腿力。整个总结下来:动桩的量太少,整劲提练的不够,光是静桩了,以前师父就对我说:从静桩上来的慢,我太拧也不理解更不去思考为啥这么说,光在静桩的舒适区里享受了。
对于劈拳还有一个感受,起落这个圆要脚上带动轻踩出来,怪拧巴的,总没有八卦走圈来的顺畅,也没太极划圈来的飘逸好打,但同样都要画圆,这让我想到了东岳先生讲的圆,他是用‘周’来说的,说到中国的思维是周,道德经里有个词叫‘周行不殆’就是说任何物质只有循环演运,才永远没有完结。循环演运是无穷无尽的,是永远进行的,是可以消减的,就是如果在这边有问题就可以移到那一边把问题消减掉,没有危险也没有麻烦。
那我再举个例子: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变化也是一个立体的圆循环演运。
在从中医来讲发病规律,例如:四季与心(小肠)病的关系:‘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病情根据自然规律也讲究一个圆的演运方式。
哪怕静态站个八卦桩也要找到水中漩涡感,感受回旋不已的漩涡,与自身融为一体,也是一个圆的演运方式
最后再从人的思想讲:就说师父吧,做人最漂亮,怎么漂亮‘圆融’,也就是外圆很少有棱角,说话从来不会直来直去的起码我没见到过,给内家拳定义还要尝试着……这也是一种能力,心的控制能力,内含原则韧劲,外含柔,知行合一,这也是思想圆的一种演运方式。
根据以上论据再回到劈拳上来讲一前一后起落还要协调好两边的撑裹劲,合起来的一种整体的画圆运动,真美!师父和我讲了三年才重视起来,才这么好好想了个来龙去脉,想想也惭愧,太粗糙了,接下来要不停的在静动桩态中不停倒换提练,慢练,观察,细细感受,慢慢再重新挂得协调圆满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