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出来打工的那会儿,智能手机还没有问世,能用上“诺基亚”就已经很不错。
那时都是按键手机,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功能,除了接打电话、收发信息之外,也就玩俄罗斯方块的简单游戏或听歌,自然没有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装着万花筒的花花世界。
手机还是“奢侈品”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用得起,就算都用得起了它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因此在一个屋檐下相处的舍友们交流就比较多,这样一来宿舍就我们述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我时常在想:人会感谢自己发明创造的“东西”,同时也难免会怨恨自己发明创造的“东西”。就拿手机来说吧,它把我们的空间距离缩短了,却反而让我们的实际距离疏远了。
宿舍是个很“特殊”的地方,从我在镇上上初中开始,就住在集体宿舍。集体宿舍的一大特色就是“大杂烩”,通常都是来自各个地方的人。
一般情况一个宿舍四张床,每一张床又分上下铺,总共能住八个人,其实住满还是挺拥挤的。
能相聚在一起就是一种莫大的缘分,尤其是在出来打工之后还能延续这种宿舍情感实属不易。只是现在宿舍的“众生相”都变得千篇一律,玩智能手机。
住了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两个月都不知道同一屋檐的“舍友”姓甚名谁。虽然现在的智能手机应有尽有,但是让现实的我们的现实交流却越来越少。
再也找不到拥有“人生百态”的宿舍:我们会互相说着各自家乡美食美景以及风土人情,我们也会互说着各自的人生经历等等。
如今的宿舍是一个人人只在自己世界里狂欢的冷酷宿舍。纵然不用交流用智能手机就可以了解“天下事”,可是这样就显得太过冷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好像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遥远。
我们互相交流知晓的人生百态已渐行渐远,那种情感的交流也在逐渐消逝,如今的美好只剩下“熟悉的陌生人”这一“唯一”的夸奖了。
还怀念那份曾经宿舍的兄弟情感,他们现在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