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从一个屋子乱成一团的人,到学会“断舍离”并把家收拾得很整齐的人。
二、从依赖别人的人,变成依赖自己的人。
三十多岁,我很惭愧,因为三十年的时光,我长成了一个又懒又脾气差又不思进取的人。说得无耻一点,是我从未独立过,从未吃苦过,虽然不富裕,却总有一个支柱支撑着我,让我不必操心任何事,把自己放任逐流成一个差劲的人。
小时候,父母一切为我包办,甚至都不会让我做家务,家在农村,我记忆里只有一次是和父母去玉米地干活,然而胳膊被玉米叶刮过敏了,母亲就再也没有让我走进玉米地。
上大学了,室友对我尤其好,我跟尾巴一样跟在她后面,有她在,我完全不用思考。
大学谈恋爱了,男友更是对我照顾得特别细心,凡事不用我操心,直到后来结婚,我都跟个傻大姐一样事事不操心,头脑简单地过日子。
然而,我把这些爱当做理所当然,直来直去,并没有想过如何经营如何珍惜,把自己的任性和他人的包容变成日常模式。
终于,任性成为了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公忍受不了我的任性,要和我分道扬镳。
依赖了他这么多年,早已成为习惯。突然的变故让我幡然醒悟,知道自己曾经有多么幸福又愚蠢。
都说女人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粘合剂,然而我并没有做好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虽然我辛辛苦苦养大孩子,但是却让老公心寒至此,我不知道我到底是做过什么。
依赖让人成为风筝,而失去依赖,让这只风筝断了线,不知飘向何处——我终于下定决心要重新活一次。
每个人都有缺点,而最怕的并不是这些缺点,而是直到活到暮年,依旧没有发现自己有何缺点。
感谢命运,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
我在邻居宝妈的指导下,开始对家居进行“断舍离”。扔掉了十几个宾馆大黑垃圾袋的东西,包括不穿的衣服不穿的鞋各种包装盒各种废旧用品等等。凌乱的家,立马大变身(我至今仍旧对指导我的宝妈心怀感激,是她教会了我如何让家居整洁,从而让心情变好)。另一方面,和另一个邻居宝妈学会了节约,她给孩子买的袜子只有三双,衣服不超过五套,玩具不超过十件,书竟然只有六本,家里整整齐齐,一样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再看看我,玩具近百件,衣服满满一衣柜,书更是上百本……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变成她那么节约了)。我这个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终于要觉醒了。这个第一步的改变,让我特别开心。家居整洁,不乱购物,让我收获了很多,是她们两个人改变了我的生活观,心怀感激。
再说说精神的独立。
我用一年多的时间,把自己从痛苦的泥沼中解救出来,不再想感情,只想如何让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把生活重心,从他人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重新关注自己,关注身边的一滴水一棵树一朵花一棵草。过程虽然痛苦,甚至于抑郁绝望,但是,终于还是熬出了艳阳高照。
我把心情,都间断地记录下来,现在看来,有些想法已经和当时不同,但是顺着时间回望,却是自己痛苦而挣扎变好的过程。
2018年6月,我写下以下这段话:
“熬夜看了《后来的我们》,并没有感慨,也没有流泪,没什么感觉。我认为,所有的遗憾和错过,都是因为没那么爱,说什么我永远爱你却要离开你,都是扯淡。离开就是不爱,也不必遗憾。事在人为,如果真的爱,就守住爱,别离开。既然选择离开,就是不想爱,也别假惺惺的说造化弄人。其实说到底,并没有什么造化弄人,都是人自作孽而已。人这一生,选择很重要,掂量好自己心里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为之奋不顾身的努力,不犹豫,不思前想后,不自欺欺人,真实面对自己面对他人,找准自己心里所想所念,认真争取,努力过好此时此刻,就好了。过去,未来,没什么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我想要什么。’
如果说这部片子唯一打动我的,就是见清爸爸的那封信。不管经历什么样的喜怒哀乐,都要好好吃饭。现实不都是快乐,而人可以选择让自己快乐地继续生活。
这世界哪里有什么‘如果’,有的只是‘后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选择自己所想,接受其所有后果,就是最现实的人生。”
2018年7月,想让自己内心没有那么痛苦而报了一个写作辅导班之后写下的三段话:
1.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电影,也看过很多电视剧,写过网文,尝试过短篇,但是,仍然写不好一个好故事。就像“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好故事到底是什么?感人的?激动人心的?启迪智慧的?……哪有一个标准评判呢,每个人心中有只属于自己的好故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说一个故事是否会打动我,大概就是那时那刻的我,是否会和故事有共鸣。我不饿的时候,再美味的饭菜,都逊色很多。我饿的时候,再难吃的东西也能塞个几口。失恋的人看失恋电影会哭,因为代入自己,不失恋的人看,或许会觉得矫情。众口不一,想写出大家都认同的好故事,是比登天还难的一件事。那么我认为,迎合他人永远是被动选择,感动自己才是最容易达到的事,也就是写出自己心里的那个呼之欲出的故事。然而,我有事件,有感情,甚至感情浓烈到活下去都是艰难,却写不出一句话,为什么?我也想知道。
最近几个月发生太多事,所有的爱恨聚集在一起,让我不知道我到底要做什么,到底要成为什么人,到底有什么未来。我无法改变任何人,唯独选择改变自己,把自己变得理智,坚强,勇敢,守护自己最重要的人。做好每顿饭,吃好每口饭,睡好每个觉,学习,进步。未来遥不可及,现实唾手可得。我相信,我会见到阳光的。
2.童年是无数快乐的成长和爸爸的眼睛。直到现在,在一件事情的触动下,才有机会反思自己作为人类,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我脾气暴躁,易怒,胆小怕事。有很多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这一切到底来源于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爸爸的眼睛。
我的童年,是在惧怕中度过的,爸爸很爱生气,我唯一害怕的就是他看我的眼神,只要他一看我,我就会惊恐我又做错了什么。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和爸爸基本无话可说或者说是在痛苦地挤出一句话缓解尴尬,我从小和他说话极少,所有的话都说给妈妈,爸爸对我来说,是特别可怕的一个存在,我尊重他,又惧怕他,只要有任何别人,我不会和他独处,那种空气的凝结感,真是尴尬到极点。
这种成长环境,让我对他人的表情或者是说话语气,都特别敏感,也影响到了婚后的生活。
我脾气差,然而又害怕对方生气,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我在恶性循环中将自己变得越来越糟。终究有一天,恶果爆发,我的幸福也瞬间崩塌。
这一次,是我人生第一次大的痛苦与挫折,使我不得不反思我作为一个一撇一捺的人,存在的意义。我希望无论我经历过什么,一切都在我这里停止和改变。我不能继续影响我的孩子,继续悲剧的人生。
改变很难,摆脱成长的印记很难,但是为了孩子,我觉得该对自己狠心。
3.想了几个意象,又没什么热情可写,因为对生活失去了创造幸福的能力。失望而破裂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如果连意义都没有了,写作还有何意义可言。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谁,为了自己还是他人?如果幸福生活破碎,那么该如何重新创造幸福?如果丧失了幸福生活的能力,该如何自处?
如果婚姻能给人幸福,那么失去婚姻还会幸福吗?如果孩子能给人以动力,那么破碎的婚姻能带给孩子幸福吗?我对幸福的理解大概很局限:完整的家,父母的爱。如果这些都不能保证,如何带给孩子幸福?如果自己的幸福都无法给予,我还能带给孩子什么?如果连活着都是一种痛苦,那么,我又能带给孩子什么?没有意义的吃喝拉撒,到底有何意义?我想不清楚,弄不明白,也无法寻到快乐的含义。每个人大概有每个人的使命,我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养育孩子?养活自己?那么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只靠自己也能活下去吗?
一万个疑问徘徊在心里,无法解决,无法面对,只能盲目乐观,做好此时此刻的吃喝拉撒,对未来毫无期待充满惧怕。我就像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无法发声,无法逃脱,只能沉沦在这痛苦之中,日复一日地苟延残喘。
我不知道如何创造快乐,也无法创造幸福,所有的笑容,都是假象而已。就这样继续吧,只能如此。
2018年7月,我不知道何去何从,和孩子分开三天,写下的一段话:
我最爱的宝宝,妈妈要带你看遍江河大川,给你世界上最好的一切。和你分开的第二天,无比想你。你就是我的一切。
2018年7月最后一天,在对未来的思考中写下以下这一段虚构文字:
如意端坐在对面椅子上,低着头,眼睛盯着手指上的戒指,沉默半晌,然后慢慢把它摘下来握在手里。
桌上的酒杯里装着半杯红酒,泛着红光,深不见底。
我静坐,等待她开口。
终于。
“我不能不要孩子。”
离婚闹剧僵持了两个月,尘埃落定,双方签字,拿到那张深红色的证书。这一切,对于如意来说,不知是意味着什么,或是对过去的总结,黯然落幕,抑或是对未来的开启,独立生活。作为一个全职妈妈,她付出了一切,可是这结局到底是什么。
“他,是不是有人了……”我问。
如意摇摇头,“我不知道,就算有,也不会告诉我。”沉默一会,她又补充了一句,“我觉得应该没有。”直到现在,她还不忘抱有一丝希望。她盼着他能够忽然对她说,他后悔了,他想挽回,他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他想,给她一份迟来的爱。最后一句,是她奢望的。他怎么还会爱她呢,不可能了。
对于婚姻,对于家庭,她有自己的解读。她认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过一生,就是最完整最幸福的事情。可是这一切,忽然变了,一切都变了,变得不再完整,不再幸福。她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带给孩子更多的爱,毕竟,她连自己的那份幸福都不知道如何创造了。
世界上有太多不完美,或分或和,或生或死,大概只有自己能完全尝尽自己的苦处。
“心理医生说,要接受自己无助的想法,对他的恨意,接受这种变迁和痛苦,但是要控制言行。”她说。
“我想,我不该恨他了。或许该把我的全部心思放在我孩子身上,抚养他长大成人,给他更多的爱。”她说。
我点点头。
2018年10月写下的一段文字:
人生就是自主选择的过程。一切选择都应自己承担后果,勿怨天尤人。
2018年11月写下的:
想给你全世界,可惜全世界都不属于我。
2018.12写下的:
悲伤如果见了底,快乐还会反弹吗?
(也是我的公众号的第一句群发)
2019年1月写下的:
细细想来,世界上有贫困、疾病、衰老、意外等等这些外敌,为何还要发起人和人的内战呢,内忧外患,活路减半。
2019年1月底写下的:
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那“一句话”,那与自己同思同想的一句话。然而几乎从来没有人等到过,人群中,也从未有那样一个声音,贴近灵魂的一致,然而也就不必期待,不必等候,认同孤独,接受孤独,享受孤独,便罢了。
2019年2月写下的:
人们在与亲近的人的相处过程中,慢慢地,把他人的劳动和付出视作理所当然而无视,把他人不小心做出的不足放大并责备,长此以往,抱怨和指责占据家庭主要地位,而爱和理解逐渐被挤出,最后,竟忘了,人和人因何而结识,因何而相守,因何而共度,因何不独自前行。
也是2019年2月写下的:
越明白越落寞,无论如何都要过好自己。
2019年2月中旬写下:
心有不甘之时,便抬头望天。苍穹之下,生命并无差别,微渺宇宙中一粒子,皆大不过天。
2019年3月1日写下的:
我们常在这平静的生活中,以为自己还可以活很久很久,就忘记了时间正在一秒一秒紧急的倒计时,我们的生命,正在飞速驶向死亡,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等到有一天,死神真的马上降临,我们才恍然发现,自己还什么都没做过,世界那么大还哪都没有看过,人生有那么多美好的事,一切都已经来不及。
——
人不怕犯错,也不怕满身缺点,怕的是看不到改正的希望和前进的方向。
如今,我想我已经慢慢让自己蜕变。女人,无论独身,或是在婚姻里,都该保持冷静和不依赖,爱自己,让自己进步,让自己拥有前行的勇气,以及与“人终是孤独的”这一生命主题对抗的决心。
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感谢命运,让我生而为人。
感谢命运,让我体验结婚生子。
感谢命运,感谢痛苦,感谢挫折,感谢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