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吴军读书会
2017-05-09 预测科技才能预见未来,吴军讲面试的技巧(

2017-05-09 预测科技才能预见未来,吴军讲面试的技巧(

作者: alucardzhou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09:24 被阅读184次

王煜全  产业理解|预测科技才能预见未来(2/7)

预见未来需要分析科技趋势

市场趋势分析中,我们通常会考虑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等因素。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很多国际趋势背后其实是科技主导的。例如:反全球化,其实是因为新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造成社会分配不均,引起大众反抗心理作祟;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是因为金融业率先引入科技,但没有有效解决副作用,即资本流动性增加,直至冲垮了行业壁垒,造成各行业普遍的金融问题和金融危机。

未来趋势分析要从最基础的科技趋势分析开始。

由于欧洲和美国在对待创新上的差异,尤其是美国形成了积木式创新的氛围以及《拜杜法案》支持高校专利社会化迁徙,导致美国未来发展呈上升趋势,而欧洲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

知识小贴士:

“积木式创新”和《拜杜法案》,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科技发展创新,也带动了技术发明人将成果转化的热情。我在6月25日和6月27日的文章中有过介绍,欢迎你回顾。

中国目前暂时不是科技最前沿的国家,但对科技的热爱造成中国会持续吸收最先进的科技并为我所用,所以中国经济的未来还有极大上升空间。

预见未来需要“逐级扫描”

预见未来只分析科技也是不对的,因为科技不仅直接影响社会,还会间接影响社会。例如电商、移动业务是科技的直接影响;而网上购物、网络社交是科技的间接影响。

十年前线下商铺是房地产的热门话题,但现在商铺很难出租买卖。原因是:电商兴起、物流发展、熟悉互联网科技的85后崛起,三者综合作用导致线上零售得到了飞速发展,而线下零售逐渐衰落。未来线下零售将迎来复苏的机会,但需要把握科技对社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未来年轻人应当具有“四个化”: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智能化 。

这四个现代化会进一步推动年轻人的消费行为改变,造成线下的回归。以前的O2O即Online to Offline,所谓“线上到线下”,实际是把线下搬到线上去;现在的O2O将呈反方向,会促使消费行为逐渐从线上搬回线下。

大家在做全球科技前沿扫描时并不只是扫描科技本身,同时会扫描基础科技以及科技带来的应用变化和行业变化,还有最后的社会变化 , 逐级扫描才能知道科技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也才能对社会的发展形成全面了解。

全球科技前沿扫描不需过多,只需要你在对自己的行业做综合分析时,对行业以外的科技也做全面了解 。科技是综合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如果不了解行业以外的科技,也很难对自己的行业得到清晰认知。

主动掌握科技变化

预测未来需要系统扫描,但我们也要主动掌握科技变化。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是创造未来,如果大家能够主动掌握先进科技,就能运用它来改造世界。

主动掌握科技需要:

第一, 区别专利创新和开源创新。

第二, 理解壁垒与潮流之间的关系。

第三, 掌握科技创新和应用创新。

海银资本在海外投资时特别强调专利保护,而类似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开源技术并不容易建立壁垒。所以在做开源创新时需要警惕, 壁垒可以带来相对的竞争优势 ,如果不存在相对竞争优势会很容易失败。而开源领域的优势就是提早, 开源往往和潮流相结合 ,每个时代的开源都是不同的。如果你能够把握时代趋势,提前站在潮流上就能够建立壁垒,而滞后的跟随者则少有机会。

科技创新需要理解壁垒和潮流,当你具有壁垒时,相对来说可以放松对潮流的敏感度,但没有壁垒时就必须强调潮流。美国的主流创业者大多是资深的连续创业者,都是从高校转化先进科技,他们更强调建立壁垒,而非追赶潮流。

专利型的创新更容易建立壁垒,而开源的创新就必须要借助潮流。

创新创业的前提是对科技前沿和科技应用了如指掌,例如海银投资无线充电公司,无线充电是基础技术,但这家公司将无线充电运用到电动车和电子产品上,产品即将上市。实际上,无线充电技术除了电动车和电子产品以外,还能运用在其它很多领域,例如家装、厨房、无人机等。如果你熟悉科技前沿,又对自己的行业有足够了解,果断切入就可以成为未来赢家,例如你是做厨房小家电的,此时也可以尝试引入无线充电技术。

所以,大家应该从应用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得到很多科技进步和应用案例的启发,可能有助于你的问题的解决。

王煜全,前沿侦察的第330天。

吴军  第210封信丨面试的技巧(上):听懂别人的问题

我在Google和腾讯可能先后面试了有上千人,被面试的人从暑期实习生到公司高管都有,但即便如此,我的经验也只能供大家做参考,它或许比较适合高科技公司中的人际交往,或者适用于外企中。

即便对于那些真的要参加面试的读者来讲,这些经验对申请第一份工作的人可能帮助不大。当然,我一直相信世界上不同的人在很多人性最根本的地方没有太多差别,比如人都希望被尊敬,因此这些经验你不妨当成对人性的认识,而不是面试经。

关于面试前的准备我就不多说了,很多面试辅导的教材和讲座中都会教面试者如何穿着,提前多长时间到面试地点,见到面试官应该如何打招呼问候等等,如果一个面试者连这些都不知道的话,必须看一看这种讲授面试ABC的材料,无论是书,还是视频内容。否则,如果在这些几乎不花成本就能做得到的小地方丢分,实在不值得,这不是人能力不行,只能说太懒,说得不客气点,就是太蠢。当然,面试前要做的准备还远不止这些,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会讲到。

参加面试的人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进行面试。面试的成本要比书面考试或者看申请材料和推荐信高得多,用人单位之所以要搞面试,显然是为了了解那些无法通过书面考试和简历获取的信息,找到合适的,甚至是最合适的人选。由于是用人单位挑人,因此面试官是主动的,面试者是被动的。了解到了这一点,面试者不论多么牛,都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显得被动”的地位。注意这只是一个姿态,给予面试官以尊重,而不是真的被动地去应试。

很多面试者会紧张,因为需要在短时间内(比如45分钟到1小时),让面试官觉得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面试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因为无论是招进来一个不合适的人,还是很长时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自己单位的损失都很大,因此他们也有压力,也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了解了这一点,面试者就没有必要太紧张了,因为面试不是考试,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信息沟通。

从面试官的角度讲,他希望找一个能够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同事、下属,甚至有时是上级。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呢?他们需要有很多共识,能够在一个知识层面交流,这点非常重要,而不是一个能够完成任务的机器,当然,面试官经常会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因为他是主导的一方。

对于面试者来讲,最糟糕的表现不是答不出问题,而是听不懂问题胡乱回答。在很多时候,一个面试者多少会遇到些答不出来的问题,因为好的面试官在设计问题时会有相当的深度,常常就没有指望对方能够百分之百地答出来,他需要通过对方解决问题时的表现考察对方。因此,除了常识性的问题必须能够简洁准确地回答外,有些问题答不出来很正常,并不等于面试失败,但是问题没搞明白,或者对方的意图没有搞明白,就无法完成前面讲的在同一个水平层面沟通的目的。

因此,我给别人最重要的建议是,面试时必须确认搞清楚对方问题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所有的面试者都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问题,以便让对方确认自己的理解完全没有错误。这时,即便是问题没有回答上来,面试官也知道你们可以在同一个水平上交流。

一个好的讲演者,在回答听众提问时,也都会复述一遍问题,再做回答。这些技巧,在美国大学是会教授的,但是在中国的大学里很少会教。我在面试求职者时发现有四分之一的人,或者是由于紧张,或者是理解能力差,抑或是沟通技巧太差,没有听懂问题就急忙回答,当然大部分应试者是在美国的各个国家的人。

这种人在中国也非常多,你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有时会看到在我微博或者什么帖子下留言的人,很多人发言时没有搞清楚我说话的内容和目的,马上就发表意见和看法。比如,我以前说“市场总是对的”这句话,意思是要尊重事实,但是很多人马上就想歪了,试图寻找现实中不合理的情况。在平时轻松的交流中,我们可能有足够多的时间慢慢探讨这样的话题,但是面试的时间非常有限,一开始如果无法建立对问题的共识,面试基本上就失败了。

接下来,一个面试者听懂了问题后,有时需要考虑为什么会问我这个问题,以免掉入陷阱中。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问出来,期望的答案可能会不同,这不是在网上刷题库,背下答案就可以通过面试的。我常常讲,很多问题的答案没有绝对正确的和错误的,但是有好坏之分。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场合,答案可能不一样。下面我就给大家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我在面试时常常会从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问起,给你一大堆非常非常多的杂乱无章的数字,你如何找到中位数。这个问题对于哪怕没有学过计算机的人来讲都非常简单,因为似乎只要将这些数字从小到大排一下序就好了。因此我在问问题前,甚至会说,“让我们从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开始,这样你先预热一下”。这种做法是为了不让对方觉得瞧不起他。

但是,问题真这么简单么?我们筛选了几十份甚至上百份简历,经过了电话面试,好不容易选出来一个候选人,难道是让我作为一个面试官来扮演走过场的角色么?聪明的面试者会想到,自己是否完全理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的含义。没有经验的人会不假思索地给出一个直接的答案(就是排个次序,选定队列中间的那个)。

事实上,我在叙述问题时,话里有话,“一大堆非常非常多”,这种情况下,给数字排个序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如果他对我之前所在的公司,无论是腾讯还是Google有所了解,就应该知道我们所要处理的数据量远非一般公司可比,那种看似很直接的答案在这样的公司里根本不可行。如果不能够采用排序这种笨办法,要找到好的答案并非易事。因此,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难度其实一下增加了两个数量级。

坦率地讲,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没有事先看过答案的人,70%的面试者一开始想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面试者的水平了,一些人即使想不出答案,但他知道面试官并不期待一个不费脑筋的笨办法,他会说,“我知道将这么多数字排次序绝不是好办法,不过它在万不得已时,算是一个笨办法。能否给我两分钟时间,仔细想一下”。而这样的话,恰恰是面试官想听到的,这至少说明面试者不仅听懂了题目,好歹还知道一个笨办法,而且还愿意花时间思考更好的办法。

接下来,面试者会想一想,当然很可能想不出来(通常如此),这时,面试官会询问是否需要一些提示,当然面试者也可以询问能否给一些提示。有一半的情况,是面试者在面试官的提示下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的面试者虽然不如那些在任何问题面前都有完美表现的“超级明星”们好,但是至少不至于被某个面试官“判死刑”。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一个人连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就匆匆忙忙找一个不靠谱的解决方案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不仅关乎这件事情本事,可能还涉及到更大范围的工作。相反,如果一个人对要做的工作有正确认识,懂得问题所在,即便开始的时候想不到好方法,经过和别人讨论找到了好的方案,这种人在工作中显然是可用之才。面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找到这样的可以一同工作的人。

万维钢  日课184|哈佛商学院是个特殊生意

提起哈佛商学院,那是令世人仰望的地方,很多很多有能力的人,削尖了脑袋都想从那里拿一个 MBA 文凭。但我今天想说的不是哈佛商学院有多牛,也不是怎么获得商学院水平的教育,我想说的是咱们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看看这个充满精英感的地方。

咱们能不能不仰望,改成平视,甚至是俯视。

现在我们中国人对国内的商学院有时候并不买账,但是对哈佛、斯坦福这样的地方大概还是仰望的。而在美国,很多有识之士对这些所谓的精英俱乐部是持一个批评的态度。哈佛商学院也好,哈佛大学也好,它们的光芒并没有“亮瞎”所有人的眼睛。

商学院,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是个学本领的地方?这是天真的说法。

是个拿文凭毕业以后好找工作的地方?这是草根的说法。

是个混圈子的地方?这才是精英的说法。

不过今天我们既然是平视,那就有另一个说法 —— 哈佛商学院,其实是个生意。

五月6号这期《经济学人》杂志,有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 —— 严格地说不叫文章,其实是一份哈佛商学院内部的、只给高级教职员工看的、保密的备忘录。《经济学人》给起的题目是“从卓越走向优秀”(From great to good)—— 这是一个调侃,是把“从优秀走向卓越”这句俗话给反过来说,意思是哈佛商学院正在堕落。

这件事的背景是四月底出了一本新书,叫《黄金护照:哈佛商学院,资本主义的局限,和MBA精英的道德堕落》( The Golden Passpor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he Limits of Capitalism, and the Moral Failure of the MBA Elite ),作者 Duff McDonald。这是一本强烈批判的书,认为哈佛商学院已经背离了创立者的初衷,成了一个加速社会不平等、让资本主义走向没落的利益集团的代表。

而《经济学人》刊登的这份备忘录,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商学院内部管理人员写的战略分析。备忘录是怎么被捅到媒体上来的,后面有什么故事,我们不得而知。我看这两天别的媒体还没有对此事的跟进报道。备忘录的内容非常直白,可以说是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1.声望的价值

我读这个备忘录的一个突出感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除了财富和关系之外,还有声望。而像哈佛这样的顶级名校,它们真正经营的东西就是声望。声望,是真的可以实实在在地变现。

备忘录列举了哈佛商学院的收入来源,咱们看看声望在其中的作用。哈佛商学院现在的年收入是七亿五千万美元,而且年增长率高达8%,总资产更是高达50亿美元。在这些收入中 ——

17%来自学费。商学院总共有大约2000个学生,每个学生每年的学费高达71,635美元。你交这么多学费,当然不是完全为了读书,你更是为了加入哈佛校友的社交网络。

23%来自面向企业家的短期培训班。备忘录说的很实在,企业家们从这些培训班里获得两个好处 —— 一个是让头脑获得一点“适当的刺激”,一个是……从此可以自称是哈佛校友了。

29%来自版权。哈佛商学院卖很多书,还有我们专栏经常说的《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但最重要的版权收入来自商学院教授们编写的“案例分析”。这是哈佛商学院首创的MBA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商业案例学习实战经验。

31%,也是最大的收入来源,是捐款。

哈佛校友的牌子、哈佛出品的案例、更不用说捐款,这些背后都是声望。短训班的学费收入比正规军学费收入高,教材版权收入比短训班学费收入高,捐款收入则是最高的 —— 看来在金钱、关系和声望这三个资源中,真是金钱不如关系、关系不如声望啊。当然也只有顶级名校才谈得上“经营声望”,一般的办班授课别人只会问你我能学到什么干货。

咱们之前有一期专栏叫《有一种声望很值钱》,说了顶级学术期刊怎么靠声望赚钱,但是哈佛商学院把用声望赚钱玩到了更高的高度。

2.捐款的门道

就说这31%的捐款收入。请注意,富人给名校捐款、给博物馆捐款,和普通人资助失学儿童,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普通人捐款是出于爱心,富人捐款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私心 —— 啊不对,应该叫“理性”。给著名大学和博物馆提供巨额捐款,是你、甚至包括你的家族,进入上流社会的标志。捐款是门票,慈善拍卖会是富人联谊会。

对比之下国内的大学就做得就很不够了。比如我的母校中国科技大学,每次向校友募捐,都是搞些特别实在的项目,比如说定点资助一个贫困大学生、给优秀教师设立一个奖金之类。这些事儿才能用到多少钱?

那美国的学校和博物馆是怎么做的呢?它给你提供一个社交网络,甚至还提供社会地位。只要你捐了钱,你就是“朋友”。如果你捐到一定的数目,你就是“合作伙伴”。如果捐得再多,还可以享受“创建者”待遇,有发言权。当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给名校提供巨额捐赠的人的子女,将来是一定可以进入这个名校学习的。

当然,按中国大学的道德观,这应该叫腐败。不过如果是私立大学,你不好说这算什么。

但这些还都是常规的,而哈佛商学院收的捐款,是玩到了一个新高度。这就是有些捐款的目的,是为了对商学院编写的那些“案例”施加影响。我们企业有个大好事儿,我希望你写进你的案例里。你们有个案例说的是我们企业的一次失败,我希望你不要再说那件事儿了。

哈佛的案例很权威,全世界都要用,都要买,这是用声望赚钱。哈佛案例的影响力太大,以至于别人要“捐款”请你修改案例 —— 这是用“声望的声望”赚钱。

可是声望如果这么卖的话,是不是有点过头了?

3.声望的危机

备忘录说,哈佛商学院现在面临三个战略问题,需要请各位资深教授一起想想应该怎么办。第一个问题就是利益冲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捐款人的利益和商学院声望的利益是冲突的。如果你的案例都是赞助播出的,谁还在乎你的案例呢?

第二个问题是哈佛商学院在学术上的领先地位正在遭遇竞争。过去几年内最有影响力的一本商业经济著作,《第二次机器时代》( The Second Machine Age ),是隔壁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写的。硅谷边上的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如火如荼。如果最厉害的人物不在你这里,最厉害的思想不是出自你这里,你的声望生意怎么办呢?

第三个问题是社会对哈佛商学院的批评声音的确不能不重视。人们认为你是个精英俱乐部,校友都是只关心赚钱一心想往上爬不关心国家进步和百姓疾苦的人,你的“校友会”是裙带主义。

备忘录说,因为这三个问题,现在哈佛大学和哈佛商学院的关系也开始很微妙了。哈佛商学院并不“隶属于”大学,财务和教学都是独立的。大学给商学院的其实就是“哈佛”这个牌子,而大学从商学院得到的则是商学院毕业生既然自诩是哈佛校友,将来就可能会直接向哈佛大学捐款。

那么现在的情况是哈佛大学内部也对商学院持有批评意见,并且至少在名义上,可以对商学院采取措施。

而这个备忘录说的也很是有意思,说万一不行,干脆我们就从大学脱离出来,办一个价值五十亿美元的实体公司算了。我对他们这个想法不太理解。没有了哈佛的声望,你一个“波士顿商学院公司”,还能有多少人买账呢?

|由此得到

顶级大学的声望很可能比公司的品牌更容易变现,哈佛商学院就完成了一个每年七亿五千万美元的大生意。当你仰望的时候,你是个声望的消费者。只有平视甚至俯视,才能让你看清这个生意。

拥有名校校友资源的MBA们当然是一股很厉害的力量。但我们一旦俯视,就知道这股力量也不值得高估。  

新书丨高效工作的秘密

先来说说怎么提高个人的效率。如果一件事是自发自愿的,不光做的时候心里舒服,效率也会高很多。研究发现,懂得自我激励的人,比同龄人收入更高,幸福感更强。所以想要提高效率,关键就在于激发动力。那怎么才能让自己产生动力呢?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确信局面在自己的掌控当中,也就是说,不管面对什么问题,你都要知道自己有选择的余地。比如你现在要处理一堆枯燥无味的邮件,你可以选择优先处理哪一封邮件,只要事情是由自己决定的,我们就能感受到控制感,从而就会产生动力,效率就会提高了。

第二个提高效率的方法,是给自己的行动赋予更大的意义。书里面说了一个案例,说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培养士兵时的训练特别严苛,有一批新兵在接受最后的考验,他们已经连续行军两天,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很多士兵都多处负伤,其中一个新兵濒临崩溃,马上就要放弃了。队友就问他:你为什么来这儿?这个问题不是随便问的,是教官说,在人生最弱的时候,就要问对方为什么。因为把一项艰巨的任务和他特别在意的选择联系起来,就能把任务转化成有意义的决定,容易激发动力。

回到那个新兵的故事。队友问他为什么要去为海军陆战队训练。这个新兵说:我要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一员,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他的妻子刚刚生下了女儿,如果他能通过最后的考验,就可以和家人团圆了。在这个信念的激励下,这名新兵最终完成了考验。把艰巨的任务和选择的意义联系起来,会产生强大的动力。

前面说到提高个人效率的方法,第一步是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选择会让我们有掌控感,从而提升做事情的动力,第二步是给选择赋予一个意义,进一步强化动力。说完了提升个人效率,再来说说怎么提高团队的效率,高效率的团队有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团队成员都具有心理安全感,确信自己可以在团队中表达真实的想法,团队也会包容自己的错误。

举个例子,每个医院都难免发生医疗失误,比如用错药,那是不是业务能力比较差的团队,就更容易犯错呢?调查发现,一个团队的失误率,和业务能力没关系,而是取决于团队规范。也就是说,如果团队鼓励公开表达建议,护士们就会承认自己的失误,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方案。但如果出现失误就会面临很严重的惩罚,护士们就会隐瞒真相,长期来看,这样是不利于改正错误的。所以说,想要组建一个高效团队,首先要让成员有安全感。

第二个特征是团队成员要有平等的表达想法的机会。

如果领导者能让每个团队的成员,都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就能提高整个团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像谷歌有些团队的领导者在开会的时候,会在发言人的名字后面打钩,直到每个人发言的次数大致相同时,才结束会议。这样做会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激发工作的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一个特征是要有较高的社交敏感性。

所谓社交敏感性,就是能透过别人说话的语气、面部的表情等细节,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从心理安全层面来讲,团队成员不用成为朋友,但是有必要培养自己的社交敏感性,倾听别人的想法。建设团队心理安全的最好策略,就是领导者亲自示范。

周六夜现场 金凯利

《周六夜现场》是一档美国很受欢迎的综艺节目,它早期的制作人迈克尔斯,就有非常高的社交敏感性。他会给每一个人表现的机会,经常会问还有哪些演员没有登台演出,给他们安排机会。他还会在演员排练的时候,悄悄询问他们个人的生活情况。员工们都说,在人际交往方面,他好像有超能力。员工们的工作动力也自然比较高。

黄有璨:付费知识该怎么学

《运营之光》作者、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写了一篇文章,针对这个问题分享了他的学习心得和建议,下面给你说一说。

首先,依据学习深度和最终为“学习者”本人带来的价值导向,黄有璨把学习行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做“给予启发”。

就是说,我听到或看到的某个点在电光火石间突然给予了我某种启发,让我感觉“原来是这样啊”。像我们参加的绝大多数行业沙龙、讲座、书和干货文,甚至参与过的部分课程,能够帮我们解决的,基本都是这个层次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叫做“构建一套健全的知识理论体系、思考逻辑或工作方法”。

就是针对某个具体领域,有人给了你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思考脉络或工作方法,有了它之后,你就有能力解释领域内出现的很多案例和现象了。比如你发现,一个营销活动办得特别热闹,但结束之后,记住这个品牌名字的人很少,你就知道问题其实在于“活动内容”本身与“产品所提供给用户的核心价值”没有产生相关性。

最后一个层次,叫做“提升具体能力”。

也就是实实在在地对某项技能的提升负责。既然要培养能力,就必须加入实践练习和教学服务了。换句话说,用户的能力提升,是经过反复多次的训练或称“刻意练习”,再加上多次的反馈持续调整之后,自然而然获得的结果。

黄有璨说,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知识付费产品”本身提供的价值,都集中在第一层次,只有一部分书籍和课程可以做到第二层次,而课程当中,只有少部分能做到第三层次。其实,想要进行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学习,跟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那么如何更有深度、有效果地学习呢?黄有璨给出了六点建议,跟你分享其中三点。

第一点:可以去大量涉足“启发”类的学习产品,但建议最好能在这类产品之上,找到一个或多个能够学以致用的出口。

黄有璨说他现在看书,都会记录下来一些有趣的观点、案例、情节等,用来当写作的素材,这就是学以致用。做到了跟没做到,学习的效果差别还是很大的。

举个例子,黄有璨在公众号分享了干货和案例复盘之后,后台的留言一般有这么两种,一种是:“你写的这些干货对我帮助非常大,特别感谢!但是我想问,我现在还是一名传统线下实体店的从业者,我想要真的转行去做运营的话,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呢?”还有一种留言是这样的:“我是一位新媒体运营从业者,你写的文章对我帮助特别大,上周我正好在公司内部牵头做了一次线上推广,就是按你文章说的做的,结果落地效果非常好,拉新产出比之前提升了三倍!”很明显,后者做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

第二点建议是:对于新人来说,一定优先考虑购买那些能够帮助你“培养能力”或“构建知识体系”型的产品,至少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它们上面,少看一点马云的演讲和未来的商业变革趋势这一类的东西,不是不看,而是少看。尤其在职业领域,更是如此。

举个例子,黄有璨说,之前三节课的团队有一位大三的实习生,综合素质很好,但是学习了活动策划课程之后,还是做不出令人满意的方案。大家花时间分析之后发现,问题其实在于:他不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和基本的工作能力,比如说,我要在知乎去联系一个大V或者找人谈个合作,我该怎么跟人说呢?我要管个群,群里有两个用户突然吵架了,该怎么处理?我要找场地做活动推广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当一个人连这些基础的落地和推进能力都还不具备的时候就给他方法论,其实是没有用的。

第三点建议:无论学习方式、环境如何变化,无论这一轮“知识付费”多么火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总是只有5%-10%左右的人,他们的学习是更有效的,他们也更容易成为金字塔顶端的那群人。

商业竞争的本质:注意力争夺

回顾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件事儿:第一,媚俗是争夺注意力的起点,媒体打一出生就很媚俗;第二,为了掌控注意力,媒体、广告主和观众陷入三方博弈;第三,互联网兴起之后,注意力争夺战升级,我们进入了最坏的时代。

先说第一件事。作者认为,注意力争夺的起点是媚俗,而媒体打一出生就带着这种媚俗。书中介绍了一个人叫本杰明·戴,当时的报纸都卖6美分,他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却只卖1美分,因为他根本就没打算赚读者的钱,他要靠低价把发行量做上去,然后靠广告赚钱。要知道,当时还没有广告的概念,报纸上的广告和新闻是没有明显区分的,但是他先用免费培养市场,主动在报纸上免费发商家的广告,等这些商家尝到甜头了,再去找他们要钱。结果非常成功,1年之内就成了纽约市最大的报纸。

先吸引注意力,再把注意力转卖给商家,有点像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互联网思维中的流量思维。从这个角度看,本杰明·戴可以说是互联网思维的祖师爷了。书里说,人的注意力有两个特点:一,你任何时候都在花费注意力,不用在这里就用在那里,这对商家来说是巨大的机会;但还有第二点,就是人的大脑还非常善于忽略信息,越常见越容易忽略。也就是说如果你仅仅拿信息轰炸读者,那是无效的。

那么,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媒体、广告主和观众的博弈就开始了。先是广告商完全主导电视和观众。当时人们把看电视当做宗教仪式一般的存在,观众的注意力就像绵羊一样被广告商宰割。比如有一个完全被骆驼牌香烟主导的新闻“骆驼新闻”,就规定不能出现其他品牌香烟,更不能出现禁烟的标志。再往后发展,媒体渐渐掌握了主动权。比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之间的博弈:CBS推出独立的好新闻,获得很高的收视率,NBC就推出电视剧,每集收视率达到70%。紧接着CBS又接招推出脱口秀,获得收视率巅峰82.6%,这两个纪录至今都是无人能破。电视节目越来越厉害,电视台的议价权就越来越大。

但是后来,观众觉醒了,先是受不了大量广告的观众开始反击,遥控器就应运而生,后来又有观众发现了知识问答真人秀比赛作假,选手的答案是提前背下来的,就更加愤怒了。所以,广告不得不越来越精彩,各种专业电视台也开始百花齐放,比如MTV、迪士尼和福克斯新闻台等等。

最后,就是互联网时代了。作者说,互联网兴起之后,注意力争夺战升级,我们进入了最坏的时代。

我们发现,学传统媒体、中心化的新闻不赚钱;发扬互联网特点、去中心化的博客不赚钱,聊天室吸引人可是不赚钱,低俗内容更吸引人可还是不赚钱。原先的时候,注意力商人从来不在乎挣钱的姿势,可是在互联网上,他们就算跪下,都挣不到钱。

但是我们看到,依然有挣钱的公司。比如Google的首页只有一个搜索框,没有任何广告。在很多时候搜索结果里也没广告。只有当某个广告正好和你的搜索关键词相匹配,Google才会显示它。只有当你点击了这条广告,Google才会向商家收钱。这种做广告的方法不但作风正派,而且效率奇高。在Google之后,Facebook也挣到了钱,Facebook允许各个品牌付费进驻,每个品牌有自己的Facebook主页。网民会给喜欢的品牌点赞,这样一来,品牌马上就能识别出他们的忠诚用户,然后愉快地对这些用户投放广告。

于是,纵观全书注意力商人的历史,有一个规律非常明显: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变革。每次出现新的技术,注意力商人就要探索新的开采注意力的手段。对报纸和电视,注意力商人都是很快就找到了盈利的方法;而对互联网,注意力商人探索了很多年。这大概是因为所谓“互联网”其实是个多种不同技术的综合体,得等到各项技术都成熟了,才能让男女老少都把注意力花在网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5-09 预测科技才能预见未来,吴军讲面试的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ew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