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华筝,射雕英雄传里我最喜欢的名字。筝:弦乐器,今人取名寓意多才多艺、冰雪聪明、百伶百俐,不知金庸先生当时给这个人物取名是为何意,原著中华筝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论痴心情意,无人可及。
射雕英雄传中痴情女子太多,有穆念慈对杨康的爱恨交加,有瑛姑对周伯通的念念不忘,有韩小莹对张阿生的深情不悔,甚至有梅超风对陈玄风的至死不渝,但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爱人的回应,但华筝这个可怜的女子却始终只有自己的一厢情愿。郭靖从头至尾只将其以妹妹看待,对于郭靖来讲只是单纯的手足情谊,而华筝却深陷这个自己织就的情网难以自拔。
郭靖母亡,逃离大漠,华筝用双雕传信郭靖,这是她留给郭靖的最后言语,也是与最爱之人的最后诀别,这一诀别,华筝做好了此生不复相见的准备。郭靖打开皮革小筒,革上用蒙古文刻着几行字:“我累君母惨亡,愧无面目再见,西赴绝域以依兄长,终身不履故土。愿君善自珍重,福寿无极。”
写这些话时她的心一定是痛到了极致,对于自己深爱之人,此生永不再见是何种锥心之痛。对于郭靖之母的惨死,华筝自觉愧难自当。在牛家村当她听到郭靖不愿与自己成婚时,拔剑便要自刎,郭靖母子在大漠二十年,华筝待李萍如同亲生母亲,这样一个对郭靖爱之深的女子怎么可能有意害死李萍。只是当她偷听到郭靖和其母亲准备偷偷离开大漠,永不再回时,她的内心一片慌乱。她唯一的想法只是想留住郭靖,她知道自己留不住,于是只能告诉自己的父王,让父王强行留住郭靖。只是她小女儿家的一门心思,怎能预料到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后果。成吉思汗考虑的是他的江山,郭靖母子是一腔忠肝赤胆,绝不可能为了自己的荣华而做出卖国求荣之事,阴差阳错,无意之举却酿成大祸,也直接断送了她和郭靖的姻缘。
以华筝当时的地位,即使她有错,她也完全可以依仗自己高贵的身份要求父王派兵捉回郭靖,但华筝是个内心敞亮的女子,是非对错分明,她没有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郭靖回到大漠,成吉思汗下旨完婚,郭靖对华筝坦白内心想法,不找到蓉儿她不会完婚,蓉儿若是死了,他便终身不娶,蓉儿若是好好地还在人世,他便回来履行承诺。华筝也坦然答应,听到郭靖内心真实的想法,她没有死缠烂打,没有大动干戈,而是平静地答应的郭靖的要求。这足以看出华筝是一个大度坦然的女子。就像金庸先生对成年之后华筝的几句描述:“劲风茂草之中长身玉立,更显得英姿飒爽。”广阔天地长大的女孩,从小受着父亲兄弟豪气云天的熏陶,本该就有着飒爽宽广的心胸,华筝就是如此。面对郭靖的一番表述,华筝道:“你知道我永远想嫁给你的,你去找他罢,找十年,找二十年,只要我活着,我总在这草原上等你。”若不是情根深种,痴念已深,怎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郭靖应该感到庆幸,这个深爱她的华筝不是一味的痴缠烂打,否则他也许不能和心爱的蓉儿长相厮守。这个女人表达了自己所有的爱恋,也付出了自己所有努力去靠近他,最终还是无果时,她明智地选择了成全和放手,三个人的纠缠,让她自己一个人承受相思之苦,成全另外两个人的幸福,我赞叹佩服华筝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此生,在西域的苦寒之地,她也许会时时遥望远方,想起那个在凶猛的豹子口下救下她的小小少年,记忆虽模糊,深情只不断,那一刻华筝的心中便在再也无法住进别人。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可怜痴情儿女,相思无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