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苦旅》-余秋雨

《文化苦旅》-余秋雨

作者: 来唠嗑 | 来源:发表于2023-02-03 12:52 被阅读0次

     最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写一篇文章。坚持了几天,发现自己没有内容可以写,今天反思了原因是因为没有输入,所以没有输出。想写别人的故事,担心自己文笔差暴露别人隐私,那就从我每天的输入开始吧。

   《文化苦旅》—余秋雨。这本书是去年买的,一度排在了《我不是教你诈》、《熟经济》等这些可以立马生效的书的后面。在做年度安排的时候还是想把这本书排进来,我不 否认在好奇这本书的同时也是因为名人效应。翻开这本书看完序,立刻如狼似虎的阅读了起来。《文化苦旅》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主要包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考察途中写下的文章。作者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了1966年5月后长达十年的极左思想,写了一系列论述世界人文科学的著作与之对峙,因此被举荐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还有几所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主席。改革开放引起了全方位的对比性反思,当时中国处处贫困、又随时课件政治运动所遗留的伤痕,海内外部分群落对中国文化做出了整体性质疑。余秋雨老先生在辞职23次后,单身来到甘肃高原,在“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的背后,更希望中国人可以找到“集体文化身份”。

     在一间间乡村小旅馆的,作者开始一一记述。一些今天大家非常熟悉,而当时的读者大多陌生的地名,如都江堰、鸣沙山、莫高窟、西域喀什、上京龙泉府的等等,一一郑重的出现在了作者笔下。在这本书出版名声大噪后,有一批以抨击名人体现自我价值、刷存在感的人对本书进行了造谣。结局肯定是不了了之,因为美就是美,它独立而客观的存在在那里,污蔑、造谣只会暂时的掩盖它的光芒,不会影响美本身。   

   第一章讲的就是都江堰,看得我心潮澎湃,以前就知道都江堰的历史意义、实际价值,在作者笔下,李冰又活了过来。看到敦煌莫高窟的时候,内心涌起了一种悲怆,历代人修建守护才有的瑰宝被一群猪如此对待,愤怒之余再想想当时的内忧外患,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毛主席说的对,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要自己站起来。

     感谢余秋雨老先生,不为名不为利,提醒当时的中国、现在的我们,中国千年文化的宏远伟大。最后用余老先生的诗做结尾。

路途荒凉,

我无鞭吴缰,

却听到怨念的马蹄细碎,胡笳低响。

唐诗的短剧总有点凉,

原来沙地都是未化的霜。

相关文章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深感其文化底蕴深厚,见...

  • 还历史以生命,还生命以过程

    《文化苦旅》余秋雨 余秋雨,中国当代作家,学者。个人经历不多赘述。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于八十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

  •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你看过吗

    《文化苦旅》 余秋雨 7.8 (62276人评价) 内容简介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

  • 除了《文化苦旅》,余秋雨还写了哪些书?

    除了《文化苦旅》,余秋雨还写了哪些书? 《文化苦旅》,余秋雨成名之作,其价值自不必说。作者一路讲课一路游历,到了甘...

  • 余秋雨 ——《文化苦旅》

    看余老的文化苦旅,不得不说,从最开始的找不到共鸣点,觉得文人的爱国情怀实在太过粘稠,到后面却越看越入迷。 从莫高窟...

  • 《文化苦旅》――余秋雨

    文化苦旅――余秋雨 拿到这本书的机会有点机缘巧合,中午小自习的时间,我去别的班看午自习,一个很文静的小男生完...

  • 《文化苦旅》余秋雨

    两年前的暑假,也就是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网上定下了这本书。打算利用暑假多看看课外书,多到外面玩一玩,没想...

  • 《文化苦旅》——余秋雨

    莫高窟 一 公元三六六年,有一位僧人在敦煌东南方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开始开凿石窟,后来代代有人继续,这就成了著名的莫...

  • 《文化苦旅》——余秋雨

    道士塔 一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从...

  • 《文化苦旅》余秋雨

    刚读完新版小序时想,余秋雨,好像是个挺有意思的人。 当时穿着刚晒过的睡衣,布料有些粗粝,但很温柔地滑磨着肌肤,残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苦旅》-余秋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mb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