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简友广场想法
读《李叔同传》(一)

读《李叔同传》(一)

作者: 北冰洋冷 | 来源:发表于2024-05-29 06:52 被阅读0次

《从容淡定过一生》这本书,包含了两部分,《李叔同传》,和《人生哲学》。

《李叔同传》,也就是这本书的上半部分,主要讲述了李叔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对其艺术成就,治学心得,为人处世,佛学修养等,多有刻画,呈现出一个智慧,从容的大师形象。

在近代文化史上,李叔同是一个迷一样的人物。他曾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但在个人事业处于成熟阶段的中年,却选择遁入空门,最终成为一代高僧。

很好奇,李叔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他又是怎样一步步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呢?

李叔同出生于天津,身世显赫,其父亲创办了“桐达”等几家钱铺。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他一出生就有千人喜,万人宠。

谁知道他幼年失怙,老年得子的父亲走了,家里面请人诵经,那场景让年幼的李叔同记了一辈子。

长兄为父,除了哥哥文熙管教他外,家里面还请了严师来教他,李叔同自幼聪颖过人,过目不忘。

偶然一次,母亲带他去梨园听戏,没想到李叔同情迷梨园,对唱戏的名角杨翠喜动了心。

然而才子佳人总是戏,终有曲终人散时。他们的来往,受到母亲的反对,还故意派他离开天津去上海。

等他回来时才发现,物是人非,杨翠喜已经被段芝贵赎身,献给了北京载振小王爷。

正当李叔同伤感之时,一顶八抬大轿抬进了李家大门,母亲给他安排了与俞姑娘结婚。

俞姑娘并非不好,只是李叔同心里已经有人,再也装不下其他人。

“戊戌六君子事件”时,李叔同与杨翠喜的风言风语刚刚平息,大半个天津都在传李叔同是康有为、梁启超的同党。

迫不得已,李叔同一家人离开天津来到了上海。

哥哥文熙早就部署周全,安排妥当,这里有桐达李家的柜房,收入极为丰厚 。

此时的李叔同就像大观园里的贾宝玉,既有取之不尽的才情,又有用之无度的财产。

李叔同文名渐盛,跟才子们一起,喝茶论古今 ,煮酒论诗词,还结为了“天涯五友”。

时值南洋公学公开招考,这是通往官僚阶层的道路,考试一轮接一轮,共招20人,李叔同以位居12名的成绩,被录取了。

在蔡元培先生的引导下,李叔同的英语水平日渐提高,已经翻译了几本书 。

在“天韵阁”里,李萍香舞文弄墨,李叔同吟风弄月。

母亲重病,临终遗言就是要回家,于是,李叔同扶棺回到天津。

送走母亲,李叔同心也空了,为了逃避忧愁和悲哀,他决定东瀛游学。

梦里不知身是客,在这里,李叔同又迎来了异国之恋,那是他的模特儿雪子。

在这里,他醉心于话剧,演女主角,演得惟妙惟俏。

回国后,李叔同把雪子安排在上海,安顿好以后,他自己却回到了天津的家中。

这时候,已经是家业凋零,犹如大厦崩塌,资产顷刻之间,荡然无存。

李叔同又回到了上海。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读《李叔同画传》

    文/明日之月 昨天没有写日更,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东西可写,还因为有复活卡可以用,一周内可以任性一天。 没内容可写...

  • 【莎丽读画】→静物花卉

    《莎丽读画》011 今天赏读李叔同《静物花卉》 画家简介: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

  • 个人传记能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以前我非常不喜欢读个人的传记,家里买了林徽因传,张爱玲传,李叔同传,其实我都没翻开看过,什么时候买的也不记得了 可...

  • 读《李叔同》小结

    苏鸿月在自序中写道:我陪着李叔同出生,陪着他长大,有时是他的玩伴,有时是他的挚友,有时是他的爱人,有时是他的僧友,...

  • 《李叔同传》所感

    哇哦!绝美绮丽又愁肠百结的咏叹调,清阳曜灵且和风容与的天资不俗,终成就这和光同尘的悲悯! 他的一生诚然一如泰戈尔说...

  • 听蒋军晶老师教群诗阅读《送别》

    师生一起听《送别》,引出李叔同。老师简介李叔同。学生读歌词。 听民谣歌手朴树唱的《送别》,第二遍学生跟着一起唱。这...

  • 李叔同

    李叔同诗词45首 一、《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边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

  • 李叔同

    世间曾有李叔同,缘何遁入空门中。 前尘往事全抛却,心中了无世俗情。 禅房孤灯梵音伴,佛门清修度余生。 堪怜雪子别樱...

  • 李叔同

    生不逢时,不是不够坚持,而是现实残酷。

  • 李叔同

    15岁: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讲学云游,沐风栉雨,不辞劳苦。 爱,就是慈悲!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李叔同传》(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uq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