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正面管教》
主题: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矫正错误的三个R”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我自己就有一个“标志性”的案例。有一次我对当时只有8岁的女儿说:“马丽,你是一个被宠坏了的淘气鬼。”(这听上去像是和善、坚定、尊严和尊重吗?)
玛丽对“矫正错误的三个R”已经很熟悉了,她反驳我说:“哼,待会你可别来说对不起。”
我完全出于反应回答道:“你不用担心,因为我肯定不会。”
玛丽跑回自己房间把门摔上。我很快恢复了理性大脑的状态,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并到他房间去道歉,他还在生气,没有准备好接受我的歉意,他手上捧着一本早期版本的《正面管教》,正忙着用一只大号黑色记号笔在书上画着下划线,我从他的肩膀上看过去,看到他已经在书白上潦草地写了两个大字:“骗子”。
我离开他的房间时想:“噢,老天,说不定哪天就会有另外一本《我最亲爱的妈咪》畅销书上市。”我知道,我犯了一个大错误。
大约5分钟后,玛丽朝我走来,怯怯的抱住了我,说:“妈妈,对不起。”
我说:“宝贝,我也对不起你。事实上,当我说你是被宠坏了的淘气鬼时,我自己就是。我因为你管不住自己的行为而生气,可我自己也没有管住我的行为,真的非常对不起。”
玛丽说:“没什么的,妈妈,我刚才的行为是像一个淘气鬼。”
我说:“哦,我知道是我的行为激怒了你,气得你那样做的。”
玛丽说:“哦,我知道我做了什么。”
我一再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大人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冲突(而且,任何冲突都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承担起责任时,孩子们通常都愿意仿效大人做出的榜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孩子们有承担责任的榜样时,他们就会学着承担责任。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在我们的认知中,通常是当我们犯了错误就要受到惩罚,就以为下次就不会再犯错了。特别是当我们在对待孩子犯错的时候,很多父母更多的是去控制孩子,担心别人会怎么想,而不是让孩子从中学到什么。其实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会害怕犯错,从而去回避错误。但是当我们去换一种思维,把犯错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就不会去逃避错误、而是去承担责任。当我们大人犯错时,勇于承担责任,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承担责任的榜样。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不会去逃避,而是去承担责任,所以我们要学会从错误中找到处理问题的方式,从而解决问题。当我们犯错了,如何去解决问题呢?有一些三个步骤:
1、 承认—“我犯了一个错误!”意识到自己在问题中的责任,并承认自己的错误。
2、 和好—“我向你道歉。”要简单而真诚,也不要去过度道歉。
3、 解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有了前面两个R,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积极的氛围,从而去解决问题。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昨天下午哥哥用积木搭了一个打蛋器,然后我就去冰箱拿鸡蛋,结果哥哥和妹妹都跟着过来了,我拿出一个鸡蛋后,说:诶,一个会不会少了啊?结果妹妹她又拿出来一个,我说:“够了,一个够了,你放回去吧!”当我在厨房准备碗和水的时候,走出的时候发现一个鸡蛋摔碎在地上。当时妹妹已经不在现场了,可能她害怕我骂她,应该躲起来了。这时候,我大声叫“叫你不要拿,不要拿,现在摔了吧?”当我去找妹妹的时候,她居然躲在房间的窗户旁缩着。此时此刻,我才意识到了我的行为方式对她有了伤害,也心疼她,叫她过来抱了抱她。并且反思,孩子犯错,为什么会这样呢?晚上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了一句“她就这样!”但是通过对片段的学习才发现妹妹的这种行为是在逃避错误,不敢承担自己犯错的责任。这样对她的成长也是不利,会导致抗挫折能力弱。
A2:规划应用
目标:今晚,在妹妹情绪很好的时候,用矫正错误的3个R和妹妹做一次沟通。
行动:
1、 承认—宝贝女儿,妈妈昨天烦了一个错误,就是昨天你不小心把鸡蛋给摔碎了,我骂你了。
2、 和好—我向你说声“对不起!”
3、 解决—我们一起来想想看:“如果下次你把东西弄碎了会怎么办呢?其实我们犯错误了,并不可怕,我们不用去逃避它,我要勇敢去面对,从中可以学习到什么东西呢?比如,昨天你在把鸡蛋给摔碎了,那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可能孩子第一次这样的方式说不出来,我可以引导她。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
(1) 鸡蛋已经碎了,想办法处理碎的鸡蛋
(2) 下次拿鸡蛋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3)当你遇到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应该告诉妈妈,而不是躲起来,逃避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