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罗尔的“带血营销”事件说起。
罗尔在一段视频中大方承认他有3处房产,
但即使如此,他还是不考虑变卖房产,给女儿治白血病。
因为,“一套留给儿子,绝对不能卖;一套留给现任的老婆;一套留给自己养老。”
也就是说,不愿因为给女儿看病,而降低儿子和自己的生活品质。
给女儿看病的钱,只好问网友募捐。
并且,他也承认了,医疗费用的80%,都得到了报销,
迄今为止,
个人只花了3万多。
自始至终,骂声不断。
骂声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相比较女儿的生命,更看重个人的生活品质。
按照大多数人的思维,如果孩子得了重病,不是应该倾家荡产也要救她吗?怎么还有闲心考虑自己的养老,和儿子娶媳妇呢?
第二,重男轻女。
为了保住儿子将来娶媳妇用的家当,房子不能卖,即使是为了给女儿看病。
而他在采访中之所以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出来,是因为他从心底里,觉得“重男轻女”是天经地义的,是可以得到大众谅解的。
第三,故意强调困难,弱化自己的实力。
在罗尔的两篇博取大众同情的文章中,都没有提到自己有3处房产的事实。
只有在他的公号里,曾经提及,万不得已可以考虑卖房子救女儿。
他一再突出,住院费一天一万元,却没有说,其实是可以报销的。
他用夸张的困难,赚得舆论的同情,和远远超过医疗费所需的募捐款。
罗尔的行为,确实伤及了群众的善意,
也让本就可贵的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变得更加匮乏。更可悲的是,对于这种通过公众号打赏的募捐方式,人们会更加小心翼翼,
当有更加窘迫的家庭需要援助之手时,大众却不那么容易再动恻隐之心了。
【2】
讨伐的话,不再多说了。
在网络捐款事件的背后,我想说说,为什么是罗尔。
家庭遭遇重疾,急迫需要医药费救命的人,千千万万,
为什么,偏偏是罗尔,博得了我们的同情,赚取了我们的眼泪,让我们慷慨解囊?
你会说,因为罗尔夸张了他的困难程度,如果他说明自己有3套房,就不会有那么多捐款了。
可是你知道么?很多网友,在即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依然跑到罗尔的公众号下面留言和打赏,
他们说,我不在乎罗尔你作为父亲是否富有,我们捐款,只是为了帮助罗一笑早日康复。
在感叹民众之善良的同时,可以肯定的是,罗尔的救女文章,确实深深地触动了我们。
罗尔承认,这次“写文救女”的办法,是他和另外两个人共同“策划”出来的。
他以父亲的身份写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然后通过媒体广泛传播。这篇文章,短短几天,就有9600多万人阅读,接近1个亿的人口啊,
有这样的传播力,可见文章写得确实好,打动了我们的心,也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
【3】
但是,像罗尔一样,在需要的时候,能抓住大众注意力的人,真是太少了。
更多的亟需救助的家庭,根本得不到重视。
韩松落在《真正的呼救都缺乏技巧,真正的常识都缺乏感染力》一文中提到,
“前段时间,某位在日本留学的女生被杀之后,她的母亲四处呼告,写文章,发微博,不停地@微博世界里的各路大V,并不停地在热门微博下留言。态度诚恳,语气惨切,但是,整个事件并没有立刻引起媒体注意,一直到日本警方抓获嫌犯之后,这件事才真正开始在网络上发酵并扩散。
但是,如果当时那位母亲,也是一个谙熟传播心理的媒体人士,文章写得煽情些,或者设置几个爆点,例如“替闺蜜挡刀被杀”,或者把闺蜜在事后的表现设为题眼,再有一些媒体界的朋友帮助吆喝,一定早就引起人们注意……”
“还有一些公益捐款网站上的生病求助者,有些就是身边人,情况都是真实的,但那些求助信息,实在太缺乏新闻点了,无非病情介绍、病历照片,和患者在病床上的照片,至多会有个“大学生”或者“孕妇”这样的身份,
而且,介绍情况的文字,多半语言不详,病句和错字都很多,很难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更别说转发了。”
【4】
我们生活在一个注意力涣散、信任感匮乏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只有足够新鲜敏感的事件才能抓住大众的眼球,只有足够切中痛点的感同身受才能赢得群众的相信。
在这样的时代,连最基本的生存呼救,都需要知识和技巧。
罗尔的文章之所以能吸引眼球,最起码具备了以下3个要素:
1.文笔好。没有错字、病句,深情饱满地传达了一个父亲的悲痛。
2.懂传播。至少他还是个媒体人,至少他还有个公众号。这些条件,使他在女儿的病突如其来措手不及时,能够迅速地找到最便捷有效的呼救途径。不然呢,到微博大咖的页面下面留言吗?还是堵到某个企业老板的公司门口,跪求捐款?
3.懂社会心理。他的文章中,没有一句提到请大家捐款。满篇都是父爱如山,离别如刀割。谁没有孩子,谁没经历过至亲的离去,这样的感同身受,恰恰戳中了读者的泪点。不需要疾声呼吁,深情地陈述就足够了。
抛开罗尔所有令人不耻的行为不谈,他作为一个父亲本身,在女儿的生命受到威胁,最需要金钱的支撑时,能如愿筹到钱。他是幸运的。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最爱的人因为重病而迫切需要钱时,我们能凭自己的本事,筹到救命的钱。
但偏偏,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形成足够的影响力,那么连这样最基本的救命钱,我们都可能找不到。这一点,对于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本就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人群来说,更是致命的。
【5】
曾有文章写,什么是真正的穷。
穷就是,出生于贫困就不说了,还因袭着贫困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一辈辈地穷下去,改变不了,动弹不得。穷的不仅是身,更是心。
穷就是,不敢病、不敢死、不敢远嫁。
现在,我们还可以加一条,
穷就是,将死的时候,连喊“救命”的声音,别人都听不到。
只有那些喊得够大声、够出彩、够吸引人的“救命”声,才配被听到,才配获救。
这个世界正在“惩罚”真正的穷人。
没有知识文化的配套,踩不上社会的节拍,不了解时代的关注点,
不幸生了大病,没有钱看病,更没有渠道筹钱看病。
这样的穷人,到最后,真的是连生的权利都要被剥夺了。
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人,会用尽毕生的力量向上爬,
希望在有生之年,在自己的原生阶层基础上,提升一个档次,
在对名与利的追逐之外,更内核的,还有对生存保障的基本需求。
有了钱就可以带父母到全国最好的医院看病,
有了户口就可以让孩子在一线城市受最好的教育,
有了资源就可以在困难的时候找到对口的朋友帮忙,
有了影响力就可以一呼百应,至少不用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因为得不到救治而离开我们。
【6】
在这个社会上,富有感染力的强人们,
往往会为普通的民众发声。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代表底层的呼声。
比如希特勒,或者川普,
因为他们的发声之所以能被听到,
还是基于他们精英的身份。
而真正的穷人,一直在接受“惩罚”。
在“惩罚”二字上加引号,
是因为我们都清楚,
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贫困的人真的做错了什么,
他们只是生而如此。
而如果想摆脱这种困境,需要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太多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