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一年级,开始学习写豆腐干的小文章,昨天的作业我无意中看见,真的是又好气又好笑,现与众位文友共享。
早上,爸爸带着小明一起去河边钓鱼,爸爸一心一意地钓着,小明也在钓着。爸爸的鱼快上钩了,小明急得满头大汗。
第一句肯定没什么问题,要件齐全,第二句有点硬,基本上也过关。第三句好莫名,为什么爸爸的鱼上钩了,小明急得满头大汗?我把儿子叫过来,问他其中原由,他支支吾吾半天,给我的答案是爸爸在和小明比赛钓鱼,爸爸要赢了,小明才满头大汗。
那为什么不写上去呢?
儿子又拖泥带水半天,说老师讲了,不能超过50个字,所以没写,我觉得非常诧异,竟然还有这样的规定!问我老婆也没有可能,老婆拿出手机,看了之后言之凿凿回答,布置作业的微信中确实有这么一句。
我哈哈大笑,跟儿子说,文章这件事情,最不要紧的就是字数,写得好与坏才是最要紧的,何况你如果肯动脑筋,字数一样,意思也能表达,只不过你现在还不会而已,儿子说不相信,于是我操刀来改。
小明父子相约进行一场钓鱼比赛,爸爸是老手,很快就有鱼要上钩,而小明不知道钓鱼的诀窍,忙得满头大汗,却不见鱼上钩。
改完我也觉得满意,就招呼儿子来看,他嘟哝着,一副很不服气的表情,最后憋出一句话,我自己改改看。
小明早上就钓到鱼了,爸爸一直没有钓到,因为爸爸是个脾气很急的人,到晚上爸爸急得满头大汗,可是还是没有钓到鱼。
我愕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倒是一副开开心心的样子,忽然我认识到,其实教育这件事情,引起孩子的兴趣要比让孩子守规矩重要,而如果兴趣可以根据规则而来,那就是正经的游戏。我也无意向中国教育制度开炮,因为我拿不出更好的,而如果仅仅是发泄的通道,我与那些我不齿的人何异?望此篇与家长、老师共勉。对孩子少点惩戒,多一些引导,他们的世界我们现在不懂,却是由我们帮忙塑造,美好的还是多一点比较合适,你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