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掉坑里大半年了,一直出不来,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
每天大多数时间都被小说、电视吞没掉了,怎么断也断不了。
25日参加了一个共创小组,担任了组长。
面对的情景和以前做组长的时候一样。
但这次不一样的是我直面了挑战。于是获得了如下的结果:
面临的挑战
- 新手小白,所有一切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云。
- 未参加开营和第一天的会议。
- 藏龙卧虎的死群。
- 许久未做阅读,怎么读书成了自己的问题。
- 如何与他人进行正常有效沟通。
- 搜商为零。
- 如何激活自己生长并创建沃土浸润他人,慢慢滋养一起活,成为森林?
拥有的当下状态(心态和能量表进行分析)
- 有90%的打怪力量。还有10%最关键的立即行动需要在这次活动中慢慢生长出来,哪怕只生长1%,也心满意足了。
- 外在环境的影响,分散注意力,同时受掉坑的影响,一定保护精力,关注时间分配,确保每天有时间和精力完成当下最重要的健康管理。
- 内心把本次活动当做长期+紧急事件进行处理。
- 内心装着三天后的框架作业,无法影响和不知道怎么去组织他人一起学习创作,那就先单干,做真实的体验,记录下来,在刻意与不刻意中为之。
- 不着急的行动和体验,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与萃取。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放弃即可。
解决策略和感受(有了立即记录,一下内容此时会显现凌乱)
- 从自己和感受他人之需出发来完成此次活动。所以先理清楚此次活动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否则自己和他人都不会行动(此时对分组有了日常教学中应用的感觉)。
- 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记录灵感或未成形初创的东西,采用无序记录更节约成本而高效些。
-不追求结果,真实体验和感受,并记录下来,更有创造性并符合人性。
结论:
此次框架,不将就高大上,只讲究对个体而言的实用和有效,特别是自己。
所以初创时不分组进行,有了自己的框架才进行分组,在进行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进行需求调整(这里需要统筹人随时掌握整个盘中人的状况)。
小组成员响应与否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能否出结果。
所以本次我的框架是什么?基于用户思维(小组伙伴)的框架又是什么?这里需要有一个个体和整体,对个人思想和整体融合思考的过程。
感受和收获
抽离观察与记录
关于组队感受思考(基于教学中常用的分组经验):
分组在所有成员都了解、环境中都感受后进行自主进行,采用随时自由组合(呈现了一幅细胞图,可以画出来)
先发挥个体的潜力和需求。
特别注意:找高手高能的!找适合自己的!实在找不到,单干都比去随便找高能的强。
秘诀:相信自己!自己就是一个高手,然后用心陪伴与自己这个高手,去一点一点挖掘潜力,让其展现。
现在的感受:
特别开心!特别相信自己!我后面有一群人,他们在什么地方,与我距离如何,会不会与我同行无关紧要,能在一起的不会分离。
现在最大的收获:
- 不想做的时候就不做,等有感觉的时候做,做的时候把自己与事,与世界(外界)关联一起去感知,用心去感知,即可获得可以让自己心动的、愉悦的。
- 这个过程中漏掉的,未做的,放下就好,并非必须,关注当下即可。
- 充分相信自己了,内心对自己有一种亲密感。
- 真实体验表达能让自己充满信心和能量。这里你可以描述知识空间建设的目标和意义,有利于团队成员理解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