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看了半个月了,看得很慢,很多章节都反复读了许多遍。都说知易行难,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它像是一本执行类的工具书,又时常让我回忆起和他人的沟通细节。我试图明白那些引起自己痛苦的根源,是语言?还是沟通方式?抑或是事件本身。
现在写读后感还太早,我也不会拆书,反正就有什么写什么吧。
记得书里的一个场景,一对夫妇在通往机场的火车上。丈夫突然开始愤怒的大叫:“这火车怎么开的这么慢。”妻子不知道怎样才能缓解这种局面。按照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此时妻子就可以说“你是担心火车这么慢,会耽误行程吗?”以此,来深入丈夫内心,而不是“我也没办法让火车更快”。还有一个案例,卢森堡的女儿对镜子说:“你怎么长得这么丑!”。卢森堡赶紧安慰说,“你是最美的。”这让女儿很反感。他后来领悟到,自己应该说:“你觉得今天自己的形象不够好吗?”
我们要学会发掘他内心的需求。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