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
17 中国人当自强(三)

17 中国人当自强(三)

作者: 懂你如我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23:02 被阅读210次

    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二大经济体,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这和勤劳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中国被国际公认为最勤劳的民族,平均周工作时间达到50个小时,一勤天下无难事,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双手去创造。


    林晓在研究Y公司薪酬结构的时候,发现全勤奖额度特别高,总监级别2000元,经理级别1000元,一般员工500元,占了个人工资收入的近15%-20%左右。在这个消费水平较低的县城,500元基本够一家人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了。

    一般公司设置全勤奖,只是象征性奖励那些勤勉的员工,以精神鼓励为主,额度不会超过500元。林晓翻看工资表的时候,全勤奖员工基本可以都拿到,既然都可以拿到,设置的意义是什么呢?她在访谈的时候调查了个别员工对全勤奖的看法。

    “我觉得这个特别不合理,每个月上班很辛苦,万一家里有点事上不满全勤就要扣500元。”员工很不满意。

    “全勤是要每天都上班吗?这500块钱是在你当时来上班的时候谈的工资内的还是额外给的?”林晓继续追问。

    “我们每个月按说可以休息4天,但要真休4天,500块钱就没了,休息低于2天才可以拿到全勤奖,这500块本来是没含在工资内的,但是大家都能拿到全勤奖,自己没拿到就会觉得亏了,时间长了就觉得必须努力拿到。”员工有些委屈,“有时候家里老人生病都照顾不上,感觉自己特别没有自由。”

    林晓一停下来就会不由自主思考这个问题,一会是那个员工委屈的画面,像是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一会是老板激情澎湃谈目标的画面,像展翅高飞的雄鹰。该放飞被困的小鸟,还是用重物拴住高飞的雄鹰呢?

    林晓找项目经理马鹏程商量。马鹏程比林晓大两岁,参加工作时间比较长,且成家早,考虑事情周全一些。

    “王总给的涨薪总额是10%,我们要不把这个全勤奖拿出一部分,也一起并到涨薪里面,这样看起来工资涨的比较多,也能缓和下员工的不满情绪。”林晓先开门见山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王总既然这么设计了,说明有他的逻辑,不要轻易去否定他。”马鹏程一边思考一边劝慰林晓,“全勤奖在这个公司,某种程度上更像绩效奖金,多劳多得,只是没有考核标准。”

    “要不改变下作息时间,把全勤奖的标准从两天,放宽到三天或者四天?”林晓大脑快速运转着。

    “这也是一个办法,还是建议三天吧,四天的提法有些冒险。”马鹏程说,“那涨薪的部分如何分配?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各50%?”

    “可是他们没有绩效考核,其实还是相当于都加到固定工资里面了。”林晓提醒到。

    “都加固定工资感觉不太好,王总应该不会同意。”马鹏程一时也没了主意。

    马鹏程和林晓利用中午间歇时间去找王总沟通。王总上来就否定了他们的设计思路,“这个全勤奖标准这么苛刻,为什么大家还都能拿到,还是缺钱,多休息了,就没钱给父母治病,没钱给孩子上学,没钱改善家里的生活,如果涨薪都加到固定部分,大家就高兴两天,时间一长,他觉得这是他该得的,就没有工作动力了。我希望的是和员工一起努力实现上市的目标,一起分享上市的成果,而不是小富即安,况且我们离着小富还差很远。”

    “那如果后期我们推行绩效考核,50%涨到固定工资,50%涨到绩效工资呢?”马鹏程试探的问到。

    “我们管理基础差,做绩效考核比较难,还得试验一段时间。”王总也不太认可这个方案。

    僵持了半天,双方也没达成一致,气氛有点尴尬,客户似乎对项目组能力有些质疑。

    林晓在一边忍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心提了一句,“ 要不把50%涨到工资中,50%涨到全勤奖?”

    王总愣了一下,不住点头,觉得自己当初设计全勤奖的苦衷被理解了,“我觉得这个可以。”

    “全勤奖的要求再减少一天,也可以缓和员工的矛盾。”林晓趁机为员工争取福利。

    王总踱步走了一会,“全勤奖标准可以是三天,当月休息三天的,全勤奖按照涨幅标准发,但是休息两天以内,全勤奖按照涨幅标准再追加20%发,这个20%的涨幅可以不在计划工资涨幅内,员工可以自己做选择休息几天。”

    林晓已经想到了这个方案的结果,员工还是会努力去拿最高标准的全勤奖,因为他们要努力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王总深谙的不光是人性,更是现实生活,因为曾经的贫困和无助他都经历过。

    接下来要设计车间工人的激励方案。马鹏程和林晓约了车间主任廖总访谈。廖总是王总从某大型同行企业挖过来的行业人才,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入职不满半年,还处在和王总磨合期。王总主要负责对外市场,对生产和技术不是特别精通,需要依赖廖总的专业和技术提升产量,Y公司产品销量很好,产量提升能直接带来利润提升。

    “车间工人就是固定工资,操作不当就罚款,很少有奖励。除非特别大贡献,需要王总批准。”廖总来自正规企业,显然对这样落后的管理不满意。

    “那您之前的公司奖励方案是什么样的?”因为这个方案最终需要廖总来落地执行,所以林晓想从他这里探寻答案。

    “根据前几个月的平均产量设定标准,标准产量内发放标准工资,超过标准产量设置几档,规定不同档对应的奖金总额。不用太复杂,我们之前主要是没奖励机制,所以工人积极性不高。”廖总很职业,也很务实。

    经过一个星期奋战,马鹏程和林晓把测算方案和数据拿给王总看。

    “这个标准产量应该不是固定的吧,多久调整一次?”王总一下就问到了关键,把产量标准固定,无论实际产量如何提升奖励方式都不变,显然不符合逻辑。

    “这个需要看产量的提升是靠工人加班、设备增加还是技术改进得来的,建议为了增加工人对公司信任,在平均产量提升不超过30%的情况下,不去改变标准。我们设定的奖金总额也是遵循了这个原则,对公司和员工都是双赢。”马鹏程专业合理的解释,王总点头表示满意。

    “你们拿去和廖总沟通下,看看他什么意见。”

    廖总拿到方案,掩饰不住的开心,“这是王总同意的吗?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执行,我觉得下个月我们至少可以拿到第二档的奖金。”

    林晓虽然觉得廖总有些鸡贼,在有意的控制产量,但是没有激励的机制,确实无法调动人的积极性,廖总深谙水满则溢的道理,没有一开始就把弓力拉到最大。

    项目还没结束,车间就传来好消息,当月产量提升20%,有员工辛勤加班的功劳,有工人主动设备改进的功劳,员工第一次拿到这么多奖金,开心的不得了。

    王总兴奋的找到万鹏程和林晓,“发出20万奖励,就多盈利200多万,这个激励方案真是立竿见影!最主要的是现在员工干劲十足,我不是不想给大家发钱,是不会用激励,怕固定工资涨惰性,多亏有你们。”

    廖总还主动成立了一个工艺研发小组,用于产量提升和产品纯度提升,组员都是一线的骨干工人。王总得知后,非常开心,立马加油鼓劲,“工艺研究成功,奖励10万元!”

    因为公司利润大幅提升,王总决定扩建车间,一方面为了盈利,再就是为了上市做准备。王总和林晓他们沟通工作的时候有个看表的习惯,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呀,时间过的太快了,好多事情没做呢。要想实现上市,必须哪个环节都不能落下,一件事没做好可能就影响一年。”

    因为扩建,人力资源经理孙阳马不停蹄开始了招聘工作。来面试的人听闻孙阳是郑州大学的研究生,都惊讶的不得了,有人觉得屈才了,有人觉得孙阳脑子进水了,没人相信这样的高材生会来县城企业工作,就像林晓不太相信Y公司能上市一样。可是很多奇迹都是在被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的。

    孙阳经常会找林晓和马鹏程请教人力资源的问题。他虽然没有经验,但是悟性很高,而且王总给予了充分授权和信任,加上他胆大心细,成长进步很快,王总很欣慰自己找到了这样一个得力助手。

    3年后,孙阳给林晓发了信息,告诉她公司上市的消息,林晓赶紧上网查看消息。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招股说明书高管名单中,有廖总,有孙阳,还有很多。她真的无法想象,这批人如何在那样的不利环境下突破重围,最终实现了梦想。

    3年千万身价,有房有车,一个年轻高材生的励志故事。

    3年千万身价,有房有车,一群资质平平普通人的励志故事。

    他们用自己努力和汗水,换来了物质的回报,换来了扬眉吐气,换来了自信和骄傲。他们是奋斗路上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上一章 擦星星的人 第十六章 中国人当自强(二) - 简书

    下一章 擦星星的人 第十八章 围城内外(一) - 简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 中国人当自强(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jkvftx.html